内江东林寺
心香一瓣自莲花
——内江八景之一“东林晚眺”探寻
◇黄刚 文/图
位于市中区河坝街的东林寺,始建于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原名东津寺,后更名东林寺。这座名寺坐落在沱江边,所处的地理位置格外不同,沱江河是历史上的航运通道,内江正是这条水上交通线的咽喉所在,由此可知寺庙当年香火的旺盛。
东林寺紧邻闻名遐迩的千佛岩,摩崖造像始凿于唐代,历代的工匠在高约9米的岩石上雕满了各类造像,将寺庙衬托得更加宏伟壮观。据载,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信众们在摩崖造像前依山筑楼,并对寺庙翻修重建,描金饰彩;到明万历年间又多次整修,逐渐扩大寺庙规模;建筑在明代因火灾付之一炬,并再次重建,至清同治年间,又新添两廊客厅和灵官楼。由于这里地处要塞,连接水陆码头,川流不息的货船将各地的物资运往四面八方,是川南的重要集散地,所以当年的码头常年是商贾云集、摊棚棋布。每逢香期盛会,前来抽签打卦、许愿还愿、占卜前程者、游览者及大小商贩熙熙攘攘,热闹非常。而当倦鸟知归、金乌西坠之时,两岸垂柳依依,江上渔火点点,千家万户灯火相应,波光粼粼的水面将这一景象映照得如同画境,来此逍遥闲散者络绎不绝,这就是旧时内江八景之一的“东林晚眺”。据传寺庙兴盛时,不仅沿街均有多处寺庙建筑,规模还延伸至沱江对岸。1942年,东林寺遭受日军飞机轰炸,许多精美的建筑和造像不复存在。
东林寺现存建筑为民国年间前清举人朱寿朋于1948年召集士绅募捐修葺的。建筑占地近200平米,建筑为歇山式,层高达15米,全是用碗口粗的柏料搭建而成。浑圆的梁架中间,是雕刻着各类花鸟虫鱼的装饰木板,正中房梁上“中华民国37年 壬午冬上□暨旦”等字样尚依稀可辨。幸存的千手观音嵌凿在深深的石崖内,高7.4米,宽7.16米。半浮雕的观音端坐于龙柱须弥台上,面部线条温润,双目微垂,神态安详,庄重静穆。观音头戴透雕宝冠,精美的缨珞饰满全身,造像用圆雕共雕刻了40种手印,顶上双臂托一小佛,胸前合十,腹下作如意状,双足踏莲花,莲花下为水池,池中清泉常年不竭,虔诚的信众将它喻为观音的杨枝甘露。其余手势分别提念珠、举宝莲、握法器、托花盘等,造型准确,姿态各异;背龛上的手印用浅浮雕刻画呈放射状,让造像有如笼罩在万丈佛光之中,使人倍感虔诚。工匠们不遗余力地运用多种石刻技法,对观音全身的服饰、衣纹、宝冠、法器等精心刻画,线条流畅、刚健华丽,连四周体量很小的弟子和飞天,也雕凿得惟妙惟肖,毫发毕现,引人入胜,充分展示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师从一代名儒梁漱溟的佛学大师王恩洋先生(1897~1964)曾在内江圣水寺开办过佛学院,他对内江石刻和大足北山石刻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内江石刻有“神态雍容,气势宏大,衣纹流畅,堪称神品,同类造像比大足更为精美传神”的高度赞誉。
寺庙由于屡毁屡建,加之造像风化和居民的生活起居所扰,已无当时的盛况,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几乎掩埋了这里曾经的辉煌,而这尊凝固了兴盛历史的观音造像,也还将继续护佑着这里的子民。每当人们路过这座饱经沧桑的寺庙时,仍能深切感受到它所承载历史的厚重,和那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许多原有的古老建筑渐渐退出了舞台。民族文化的积淀需要代代相传,城市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内核的支撑,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城市人文环境的建设,不断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使之生机勃勃、春意盎然,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东林寺千手观音
寺后岩石上刻有千手观音坐像一躯,身高10米,宽6米,着双颔下垂衣,头戴宝冠。造型庄重,线条流畅,为宋代所刻。虽经风雨,造像基本完好。旧传寺下尚有古井二口,清泉不竭,夏季水涨则入沱江。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