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贡荣县古佛寺
古佛寺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因寺内有一尊石刻古佛,故名。佛高5.6米、头长1.1米、肩宽2.2米。坐南向北。乃河畔一天然巨石雕刻而成。文革期间,寺院被占,殿堂损毁,古佛像被打坏,佛头被打入寺前河中,浸泡了数十载,甚至还有少许妇女在佛头上捶打洗衣服,九十年代初住户搬迁,佛殿因无人居住而破败不堪,周边住户将生活垃圾倾倒于此,周围建起了厕所猪圈等,仅剩的佛身已完全被垃圾覆盖,污水生活便利从佛身旁流入河中,真乃污秽不堪,已于垃圾场无异。2007年初果明法师带领广佛弟子百余人一起发心为恢复古佛寺出力,共用时九天清扫了垃圾五十余车,安装了排污设置,搭起了避雨蓬。至此古佛座前有了香火,渐渐有了来朝拜的信众。。。
古佛寺位于荣县西干道凤栖山麓旭水河畔,因其与大佛(东山)、二佛(金壁崖)在一条线上,故称三佛。
古佛寺始建于唐代,寺内主殿佛像为释迦牟尼,高6.6米,乃唐懿宗开元年间造像,为县内唯一圆雕石刻佛像,距今已有1300余年。
主殿第二层,普光明殿(亦名千佛宝殿)正中供奉五方五佛,即东方世界阿从佛、南方世界宝生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北方世界成就佛、中央世界毗卢遮那佛,四周环绕供奉千佛,即表达千佛共会。一真法界的场景,每尊小佛高25厘米,代表《楞严经》25圆通。其身相、色相与中央供奉的大佛完全一致,以此示为一佛之化身,体现圣凡一体。
清末赵熙游古佛寺后,写有《下山饮古佛寺》:
“出游人意比云闲,黄菊簪花两鬓斑。
城内诸生城外馆,寺前流水寺中山。
老僧穷饿将何计?浩劫苍茫塞两边。
古佛幸从唐代溯,日头归路悟无还。”
由于战火等诸多原因,古佛寺历经几次洗礼,多次整修。特别是清同治五年,住持僧秉珏带头捐钱进行大规模培修后,古佛寺达到鼎盛时期,来自四面八方的香客,络绎不绝。
文革中,古佛寺遭破坏。1992年,荣县文管所组织人员整理,供人们参观。
佛禅寺,隶属于四川省境内有着千年古盐都之称的自贡市荣县境内。荣县古称荣州,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古人誉为“千里诗书乡”,在西门0.5公里外,凤栖山麓、旭水河畔坐落着千年古刹——古佛禅寺
史料
据文献记载:古佛寺始建于唐宪宗开元年间,因寺内有一尊石刻古佛,故名。古佛的造形与大佛、二佛的造形相同,佛高5.6米、头长1.1米、肩宽2.2米。坐南向北、体态匀称,其造像先于大佛、二佛百余年,乃旭水河畔一天然巨石完整雕刻而成,为县内唯一圆雕石刻佛像,其法相庄严乃荣州一绝。唐朝末年寺院毁于战乱,宋元佑年间重建,明代改为接官厅,明末寺院又毁于兵燹,至清康熙年间复建,历代香火鼎盛、佛事兴隆,来寺礼佛、朝拜的信众络绎不绝。同治五年,由住持僧秉珏进行大规模培修后,古佛寺达到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左至万家坝、右到西门桥,后殿藏经楼远至凤栖山为望景楼,成了文人们吟诗作赋、引经据典之地,清末邑人“蜀中文豪”赵熙游古佛寺后,写有《下山饮古佛寺》:
出游人意比云闲,黄菊簪花两鬓斑。
城内诸生城外馆,寺前流水寺中山。
老僧穷饿将何计?浩劫苍茫塞两边。
古佛幸从唐代溯,日头归路悟无还。
然“世事有因缘,法性无古今”,十年“文革”期间,寺院被占,殿堂损毁,古佛像被打坏,佛头被打入寺前河中,浸泡了数十载(至1992年佛头由文管所打捞起放至大佛寺老山门后),甚至还有少许妇女在佛头上捶打洗衣服,九十年代初住户因房屋破烂而搬迁,从此寺庙因无人居住而破败不堪,周边住户将生活垃圾倾倒于此,周围建起了厕所猪圈等,仅剩的佛身已完全被垃圾覆盖,污水生活便利从佛身旁流入河中,真乃污秽不堪,已于垃圾场无异。据说凡在此处养的猪都会长不大便死亡,而将生活便利从佛身旁排入河中的这一家住户主人也是年纪轻轻就无疾而终,也许这正是龙天护法给我们的一个警示吧!
现状
2007年元月由果明法师及四众弟子筹资四万余元,从三家住户手中购回原古佛寺大殿的房产和土地转租权,计一百六十余平方米。并由果明法师带领广大佛弟子五百余人一起发心为恢复古佛寺出力,从2007年元月29日起共用时九天清扫了垃圾五十余车,安装了排污设置,搭起了临时避雨蓬。至此古佛座前有了香火,渐渐的有了来朝拜的信众。
2007年4月4日荣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同意恢复重建古佛寺,4月25日从文管所请回佛头,6月20日举行了修复佛像及临时大殿的动工仪式,至7 月25日临时大殿完工,耗资20余万元请得业界资深人士对古佛像进行了全面修补、贴金并于10月3日农历8月23日隆重举行了佛像开光法会,有六千余人参加了此次法会,盛况空前。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