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寺,始建于唐宋时期,毁于建国初期,曾是禹城境内著名的佛教圣地。该寺位于房寺镇崔李村,系本村三个寺庙(西寺、南寺、北寺)中的北寺,它座落于村子的东北部,由前殿、后殿(各三间)组成,前殿正中供奉着西天如来佛祖,两个门柱及两个梁和脊檩上分别雕有一条盘柱巨龙,五龙寺由此而得名。(南寺与北寺一道相隔,名曰三圣奶奶庙;西寺位于村西南,名曰关帝庙。)据81岁(2002年)的李清山老人讲,清末时,佛教在本地很盛行,除五龙寺外光本镇著名的佛教寺院就有白塔寺、邢店寺、九圣庙等多处。五龙寺的主持(先后有然立、吉顺、然竹等)统管禹城、高唐、平原三县的佛教事务。所以五龙寺在当时有一定影响,京城里的人都知晓。佛教徒于农历每月初一、十五晚上聚会寺庙念经、拜佛;六月初一至三十和腊月初一至三十的晚上,寺庙撞钟。此外,还进行“打醮”,即教徒聚会于治丧之家奏乐、颂经,为死者超度灵魂,平时还常到患病者家中为病人祈祷。
五龙寺有庙地50亩,以出租土地为主要活动经费来源。解放后土改时,庙地被分给本村民众。
在五龙寺的历代主持中,较有影响的当属然竹和尚。他知识渊博,积善修德,不仅懂佛法,主管三县佛教事务,而且知晓国家法条(常帮助乡民打官司)、社会人文,通文理、善彩扎、书法(其书法一方秀才所不及)。此人根出于房寺,长于南店,出家在五龙寺,只到1957年还俗在崔李,圆寂于1961年前后,葬于村西南,享年约73岁。
据《禹城县志》记载,五龙寺是解放后留存时间最长,最完好且有僧人主持寺院事务最长的寺院(1955年全县仅存两处)。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