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山庙群
距源泉五华里的泉河头村,自古就因上龙湾,下龙湾而名扬四乡。
传说古时候,该村的东山下有两处涌流的泉眼。这两泉眼相隔300多米。上泉眼急流冲地成沟,当地人取名为"荫沟";下泉眼位于山崖间,形成瀑布清潭,取名"龙池",明朝万历年间,当地有位大乡绅名叫赵端。他为人善良,喜欢山水自然。因他家与龙池仅一河之隔,所以他天天去池边饮酒下棋,赵端饮酒时总要放上两只杯、两双筷子。说来也怪,他每喝一杯酒,对面杯中的酒也干了;他吃菜,对面也仿佛有人在吃。喝完酒赵端摆上棋,就有一个看不见的人与他下棋。赵端虽觉奇怪,却很高兴。许久之后的一天夜里,赵端做了一个梦:一位青须老者来到他的身边。这位老者自称龙池的龙王,他感谢赵端天天酒菜招待,表示要与赵端交友,并送赵端一别名:"龙池"。为了答谢赵端的真挚情谊,龙王告诉赵端,如果尔后需要什么东西,就写个借条,列清名目、数量,放到龙池中,待夜深人静时去取。赵端记住龙王梦中的嘱咐,每逢家中有红白公事需窑货和衣物时,就写个借条放入龙池。夜深人静时取来所需之物,皆宫中佳品。日久,为了感谢龙壬对自己的帮助,赵端出钱重新修砌了龙池,兴建了龙王庙、三宫殿,还请了道士看庙,把荫沟和龙池更名为上龙湾、下龙湾,并立碑为念。
守护上下龙湾的就是青龙山了。这座横卧于泉河村东,海拔不足400米的小山,却以它的灵气、秀气而在诸山中卓而不凡,引人人胜。
一座座掩映于苍松翠柏丛中自墙黑瓦,雕龙画栋的组群式古建筑,把个半壁青山,打扮得深沉古奥,灵动威严。
观音菩萨、白衣大士、经石大夫、龙王爷爷、玉皇大帝。天上人间神袛仙家,都看中这块宝地,到处定居或者小憩。连那个不守安分的毛猴子一孙大圣,也屈居于后,在离登山口不远处的悬崖下,辟出一角,扎下立足之地。
如果再追溯那龙王幻化人形,到人间取药为龙子龙孙治病的神话故事,就更加活龙活现,深刻感人,且极富人情味。
青龙山是一座圣山、仙山。登青龙山,会感受到一种自然之气、开元之气的薰陶,使人清醒感悟。
故而,自古当地一些文人雅客,或有志之士,诸如在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中,博山第一名进士、邀兔崖人郑光溥,明末清初任过刑部尚书兼兵部尚书、诰授资政大夫的夏庄村人任浚,清康熙年间右春坊右赞善、现实主义诗人赵执信,近代知名的民主革命家、早期同盟会员蒋洗凡都曾到泉河游山玩水,吟诗作赋而兴致忘情,留下吟咏青龙山的名篇佳作。
蒋洗凡的一首咏青龙山诗就写得既浩然大气,又美丽动人:
一山飞峙大河东
疑是蛟龙游太空;
滚滚源泉流不尽,
水光山色画图中。
游泉河风景,不登青龙山,就象游桂林不泛舟漓江,登泰山不攀望日石,逛北京不登长城一样遗憾。
沿蜿蜒曲折宽不盈三尺的石径,缓缓拾级而上,过龙王庙,经三官殿,环顾左右的青龙洞、玉皇阁、观音殿之后,登上八柱亭,"这便是青龙山观景赏景的最佳去处了。
此处四周林木森森,凉风习习,百鸟鸣转,泉水淙淙,游人至此,无不顿觉汗消凉生,精神抖擞,给人的感觉,真如凉亭石柱上所刻的联语那样;炎天无暑气,清夜有泉声。往来无俗客,隐居成上仙。
坐在凉亭的石凳上,凭栏俯山下,颇象一座玲珑剔透的盆景,泉河村全景顿收眼底。
桐树盛开,四处飘香,岸柳婆娑,碧绿如茵,红瓦白墙,屋舍俨然。茶馆酒肆,丝竹管弦,一片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泉河,仙境般的村庄。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