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松江九亭资庆寺山门
资庆寺相传始建于南宋(1127—1279),原名资庆庵。因庵建于松江府蒲溪北岸,又东有小涞,西傍蟠溪(盘龙塘),水陆交通两便,香客商贾与日俱增,为方便行人歇息,即于庵南蒲溪岸口建一凉亭。此亭正好建于七宝至泗泾约十八里地的中点,即九里处,故名九里亭,资庆庵亦名九里庵,从此资庆庵附近形成了集市,最终成为了现在的九亭镇。
资庆庵自创建至解放前夕,历尽沧桑,几经兴衰,终毁于战火。2005年10月,为满足松江九亭周边地区广大信众烧香礼佛的需求,经松江区宗教办批准,开始筹建重建资庆庵,并正式更名为资庆寺。
由于资庆庵位于九亭镇的中心,原寺址已无,故将资庆寺迁于九亭镇北场居委辖区内的涞亭南路另址建造。
经过努力,至2010年底,资庆寺已建起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体建筑。山门为三开间飞檐屋顶错落式建筑,中间高悬净空大法师于丁亥年(2007)春题写的“资庆寺”寺名匾额。过山门为天王殿,匾额题于佛历二五五三年(2009)。天王殿后大雄宝殿,是资庆寺的主体建筑,殿内前供释迦牟尼佛,后供观世音菩萨。大雄宝殿后门上方悬启功大师题写的“慈航普渡”匾额。天王殿与大雄宝殿均为庑殿顶结构,灰瓦黄墙金匾红框,甚为鲜艳肃穆。
资庆寺中轴线的最后一进是一层硬山顶的佛殿“伽蓝殿”,伽蓝菩萨作为佛寺的守护神,保佑资庆寺能够在复兴重建的过程中除魔降妖,护佑平安和吉祥永驻。
资庆寺是作为中点的九亭镇联结七宝镇七宝教寺与泗泾镇福田净寺两大佛寺的中间纽带,既体现了当时松江地区的集市文化,也说明了地理位置对佛寺形成的重要性。
松江区九亭资庆寺,位于九亭镇北场居委会姚北公路东侧,小涞港西侧。2005年初,根据《宗教事务条例》有关规定和市民宗委关于设立宗教固定处所试点工作意见,依照疏堵结合原则,松江区宗教办在松江区九亭镇依法取缔拆除了兴联、金吴、朱泾浜、小寅、朱龙五个居委会由信徒自发在老庙基础上搭建的六处小庙,设立九亭佛教固定处所。
九亭佛教固定处所2005年底批准筹建,占地面积3943㎡,主体建筑按中轴线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面积57㎡)、天王殿(面积159㎡)、大雄宝殿(面积297㎡)、伽蓝殿(面积143㎡)。2006年8月,为加强寺庙管理,松江区佛教协会委派能慈法师(区佛协副秘书长)到任主持工作,并在区宗教办的主持下,通过民主协商成立了固定处所管理小组;制订完善了人事、财会、消防、卫生、治安等各项管理制度;承蒙多方鼎立支持,现今主体工程已经竣工;部分佛像已经迎请安位;寺内道路畅通;新建了住房、餐厅、卫生间等临时生活用房,基本保障了处所的日常宗教生活,满足了当地信徒烧香礼佛的需求。再根据《九亭志》载,征求有关学者意见,报经区宗教办、区佛协同意,九亭佛教固定处所正式定名为资庆寺。2007年农历正月十五日能慈法师正式荣任监院。坚信在区宗教办、区佛协的领导下,通过举寺僧职人员的努力工作,资庆寺一定会兴旺发达,为松江区佛教事业的蓬勃发展助一臂之力。‘十方来,十方去,共成十方事;千人施,万人舍,同结万人缘’,由于本寺刚刚落实,百废待兴,资金短缺,诚请广大善信慷慨解囊,随喜乐助,广结善缘,共成盛举!
注:据《九亭志》载:‘资庆庵,俗称九里庵,因庵外有九里亭而得名。南宋咸淳年间(1265-1274)高僧法耸建。坐落于蒲汇塘之阳,距泗泾、七宝各为九里,故亭为九里亭,庵称九里庵。’
地址:九亭镇涞亭南路到底左拐150米(疏影路永康市场向西500米左右)
电话:021—67693813
邮编:201615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