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石崖石窟又名清凉寺。位于圪台乡花石崖村北。据碑记载:建于唐玄宗天保二年(743)、经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 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十三年(1477)、明正德九年(1514)几次扩凿而成。现存4窟1龛,石窟座北向南,自西向东编为1~4号。
1号窟,位于半崖上,距地面6米,有条石垒砌的阶梯可达窟前平台,平台三面由石砌围墙。分东西两院。西院为一龛浮雕造像,龛长1米,高0.8米,龛楣为 帷帐式。正中为观音菩萨像。两侧各有侍奉童子1尊,前两侧各有罗汉1尊。东院窟平面为马蹄形,平顶,前宽2.19米,后宽2.8米,进深2米,高1.8 米。窟中浮雕造像26尊,动物造像3匹,正面坛基上泥塑像已毁。窟门内东侧有长寿王菩萨造像1尊,旁刻题记:“长寿王菩萨,施主介石妻田氏”西侧蒲月菩萨 1尊,旁刻题记:“蒲月菩萨,施主任氏”。东西两则壁雕刻着姿势各异的罗汉16尊,供奉人像6尊,弥陀佛1尊,伏虎罗汉图1幅,动物雕像有龙虎等图形。
2号窟,窟平面为马蹄形,平顶。前宽1.94米,进深2.08米,高1.97米,坛基上造像已无,东西两壁上有造像15尊,题刻1块。造像内容为八菩萨及两幅佛佳故事。
3号窟,窟形与2号窟相仿,前宽2.69米,后宽3.64米,进深3.4米,高2.09米。窟后坛基上及4壁均无造像,仅存两块石刻。据碑记载:“此窟开凿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窟中主像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坏。
4号窟,位于半崖上,距地面10米许,原有栈道可通,因年久已朽毁,无路可攀,窟内情况不明。在1号与2号窟之间的崖壁上有一摩崖刻碣,隐约可见“唐天保二年建”的字样,但据现存造像及题刻推判,花石崖石窟主要属宋、明时期所建。
花石崖石窟,雕刻艺术颇为精致,塑像造型别具特色,为研究宋代石窟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