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铜川市金锁关摩崖造像简介_金锁关摩崖造像开光_金锁关摩崖造像历史

发布时间:2019-06-12 22:25:35作者:心经结缘网

铜川金锁关摩崖造像
  金锁关石窟位于铜川郊区金锁关东100米处的漆水东岸断崖。唐垂拱三年(687)正月、—面年(688)和永昌元年(689)二月十七相继开凿。摩崖造像共1窟19龛,分布在30米长的范围内。石窟高1米,宽1.3米,进深1.2米。每龛宽约0.4一O.54米,高约0·5一 O.62米,进深约0.12—0.23米不等。石窟平面呈马蹄形,平顶。后壁正中辟一大龛,造 像系一佛二菩萨。佛后壁云龛右侧30小龛,左侧36小龛,内各置一小坐佛。左壁仅辟 一小龛,无造像。窟口右壁凿6层18小龛,内各置一小坐佛。从南向北共19龛,各龛造像为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多风化,面相难辨。


  铜川市金锁关摩崖造像
  金锁关在铜川市北约20公里的神水峡,这是关中通向陕北的交通要道,又是西去甘肃的三岔路口,宋、金、明代都在这里筑有关城,现仍依稀可辨关城遗址。在关城南门外同水东岸的东山悬崖上,遗有一批佛教造像(图114),计有一个小窟和18个小龛,题记集中在武则天前期。小窟宽约l米,高约l米,深约0.8米,平顶方形,三面造像,正壁中间为一佛二菩萨,其余刻干佛,龛右刻有一小碑。文字不清。左壁亦刻干佛,右壁中间开有一龛,但造像未存,龛左右为二弟子。左门道刻一力士,右门外亦刻一力士,两力士位置不对称。从造像风格和式样看,小窟的年代应在唐高宗寸。有三个小龛的纪年能看清,其一为垂拱三年(687)某造阿弥陀佛龛,主尊为结跏趺坐阿弥陀佛,坐于连梗莲花座,莲花座下又有方形座,佛有圆形背光和桃形头光,左右二菩萨立于小莲座,其座有梗与阿弥陀佛座相连。其二为垂拱四年(688)某造佛龛,佛结跏跌坐于大叶莲花座,左手抚膝,右手上抬施无畏印,莲花座下部为方座。其三为水昌元年(689)“大唐雍州同官县”邵思贤造阿弥陀像龛,佛亦坐于有梗莲花座,与左右二菩萨的小莲座相连。这一批小龛造在一处,最早者应在贞观年间左右。其北有一处较大的龛,为一佛二菩萨立像龛,佛像著通肩衣,左手下垂,右手上抬至胸,左右为二弟子,左弟子双手合十,右弟子双手笼袖于腹际。
  金锁关摩崖造像时间比较集中,为初唐至武则天时,早先的小龛造型十分概括简略和粗拙,显现出十分强烈的民间艺术趣味,至高宗晚期时技术略为成熟,与长安主流风格接近。造像题材十分单纯,大多为一佛二菩萨,高宗时最为流行的题材是阿弥陀佛西方净上信仰,因此这批造像也应多为阿弥陀佛。
  附近还有部分明代万历年间造的小龛,可见此处长期是佛教活动的集中地。7.旬邑县马家河石窟
  如前述,三水河是关中通向陕北的一条古道,两岸遗有不少石窟。在下游处离县城约12公里的河东岸绝壁上有马家河石窟。该处造像以一个主要洞窟为中心,窟外门上及两侧还有7个小龛,窟北百余米处还有一较大窟,但上不去。主窟为平面正方形中心柱窟(图115),窟宽和深均为4米,高2米,中心方柱宽为1.8米,深1.5米,三面造像(图116-118)。中心柱正面即窟内主龛,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善跏跌坐于方座,右袒袈裟,有圆形头光,螺髻、双手均抚于膝,但右手为后补。弟子双手合十于胸前,菩萨为高发髻,上袒露,斜披璎珞,下著长裙。左弟子为老年形,右弟子为青年形。龛上有二身飞天。中心柱左面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像结跏跌坐,左手抚膝,右手施无畏印,著双领下垂袈裟。左弟子为老者形,右弟子为青年形,皆戴僧帽。左右二菩萨高发髻,上有二身飞天。中心柱右侧面亦开五尊像龛,即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像结跏跌坐于方形座,结禅定印。著双颁—卜垂袈裟。左弟子为迦叶,戴僧帽,双手捧钵于腹际,右弟子为阿难,双手笼于袖中。二菩萨一手下垂一手持塵尾,弟子和菩萨皆立于莲花座。上有飞天二身。中心柱背面无像。中心柱正面右边刻有“靖口元年九月十五日本县石匠行人刘开先、刘直、杨立口、口口口四人因到汜耳”,全部字刻为一纵行,或为北宋最后一年靖康元年(1126),但显然不是廾窟题汜,只是游题。从造像的风格和布置看,应是武则天至唐玄宗寸所造,有明显的盛唐特征。
  石窟后坚开一大龛,造像亦为一铺五尊,主尊坐于莲花座,下部为束腰方座,佛像及座高大,弟子和菩萨(图119)略显清瘦,应为五代至北宋之作。大龛左右各有一躯坐佛,左为善跏跌坐佛,右为结跏跌坐佛,虽然与大龛配置为三佛题材,但规模已不如大龛。窟内左右壁刻有坐佛及供养人、供养菩萨。以及游戏坐观音。左壁在坐佛旁刻有山岳和树林,坐有听法的罗汉。石窟造十六罗汉,在陕西主要兴盛于北宋时期,多数末、金及元代的造像遗存中部有十六罗汉,  明代以后渐变为十八罗汉。
  窟内遗有“重修大佛神像碑记”一通,刻于清嘉庆八年(1803)三月。碑记称:“神洞建置不知肇自何时”。窟门外岩上刻有元代“大德拾年贰月(1306)”题记,有几尊造像可能凿于元代。因此,马家河主窟凿造于盛唐,续修于五代至北宋初期,至元代有修补。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