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帝庙坐落在太原市南城区庙前街,背靠西羊市,是祭祀三国蜀汉大将关羽的庙宇。关羽字云长,山西运城解州常平里人,生于东汉延熹四年 (161),建安二十四年(219)兵败麦城,被孙权杀害。关羽生前是个带兵打仗的武将,汉献帝只封他个“汉寿亭侯”,在《三国演义》里算个低爵,可是死 后七百多年,宋代统治阶级出于巩固自己统治的需要,觉得关羽不受曹操“重加赏赐”,愿与刘备“誓以共死”,很适合维护封建统治要求,这才大肆推崇他的忠 义,并屡加追封,先封“忠惠公”,再封“昭烈武安王”,这就是合世称“关公”、“关王”的由来。崇宁三年(1104)又被宋徽宗封为“崇宁真君”。明万历 四十二年(1614)又敕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封号达十六字之多。到了清朝,由于努尔哈赤的脸色红,他便附会说自己是关羽再世。所 以,清朝对关羽特别尊崇,封他为帝(顺治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称“关帝”了。古来可以作为祠庙祭祀关羽的只有四处。一处在山西运城解州,关羽 的老家;一处在四川成都,刘备听说关羽被杀后,在那里为他造了衣冠冢(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坟墓的称谓也有极严格的等级规定,平民百姓的墓称做" 坟",圣人墓称做“林”,王侯墓称做"冢",皇帝墓称做"陵");一处在湖北当阳,孙权在那里埋葬了关羽的尸身;还有一处,就是曹操埋葬关羽首级的河南洛 阳关林。自明末、清初以来,不仅各地兴建关帝庙,而且给关羽的塑像穿上了黄袍,戴上了王冕。庙前街这座关帝庙就是在职空虚时期兴建的,由于庙内有三幢高约 三丈的“春秋楼”、“禅堂”和“客堂”,雄伟高大,蔚为壮观,故名大关帝庙。
庙宇坐北朝南,兴旺时期大小有四个院落:前院、后院、香房院、僧 众院。“大关帝庙”金字横匾悬在庙门上端,庙门两翼是钟楼和鼓楼。庙门迎面是祀奉关羽的主殿,叫崇宁殿。崇宁三年,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真君,故名。此殿面 宽三间,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式的殿顶,全部覆盖琉璃瓦,富丽堂皇。殿中塑头戴冕旒、身着帝王装的关羽坐像,面向东南,怒目圆睁。熟悉《三国》的人,意思 到这是冲着东吴要头哩!关羽左右是关平和周仓,一个捧印,一个执刀,神态威武。崇宁殿东西两面侧的配殿,各有塑像五尊。凡是来游者都聚精会神地参观东配 殿,因殿内塑有关羽、张飞、黄忠、马超五员大将。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立即把人们带到那十分动荡的三国鼎立的年代。
后院主建是春秋楼,楼顶满铺彩色琉璃,光泽夺目。左右配以等高的禅堂和客堂,气势磅礴,自成格局。楼内塑关羽夜读《春秋》坐像一躯,他右手扶案,左手拈须,在蜡烛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端庄威严。
香房,由于磨香料的"推磨设在院里,故将此院叫做香房院。在庙的东北角(今羊市街理发店后)建造几间宿舍,供僧众居住,构成和香房院对称的布局,俗称僧众院。
岁序更新,物换星移,此庙随清王朝寿终正寝,开始走向衰败,到民国三十三年,满目疮痍破烂不堪。此庙住持了世和尚重修,次年农历五月完工。
解放后,太原市二十七完小进驻庙内,庙内塑像毁于1951年。现今是:太原市南城区庙前街小学校。 地址:迎泽区庙前街36号
等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08.17)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路线:乘4路车西羊市下车即到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