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福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交城县城东五里阳渠村中心。寺创建于隋代开皇二年(582年),时有高僧大德住持,在交城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寺,元代前名永福院,自明代始称永福寺。
永福寺占地十亩有余,建筑面积2250平方米。寺之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纵向两进院落,纵轴对称,布局宏大严谨。南端,山门位居正中,钟楼居其东,鼓楼居 其西,同建于高1.5米的月台之上,有垂带踏垛可登,气派雄伟。山门一线建筑通宽35米,高低错落,掩映于千年古槐之中,幽静典雅,宛若仙境。山门即为天 王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布瓦覆面,施五踩单昂斗栱。明间檐下高悬“永福寺”横匾,乃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九月阖村所立。字体行楷,采用阳 刻技法,金光灿灿,殿之左、右各有边门之设,以成佛教“三门”之数,称“三解脱门”。边门建造精致,瓦作烧造工艺独特,透雕技术炉火纯青,陶制执壶、茶 盏、仙桃、西瓜、棋局、古筝高居正脊,一改传统脊饰之呆板现象,充分显示了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既可减小风力荷载对脊饰的影响,又使原本厚重的屋顶显得轻 盈别致。木雕雀替,巧夺天工,令人驻足观赏。钟、鼓二楼皆为两层建筑,下层通体砖砌,朴素自然,墙顶饰冰盘檐,上承砖雕围栏,串串熟透了的葡萄粒大饱满, 叶蔓缠绕,疏朗秀气。上层木构,四柱支撑歇山式屋顶,出檐深远,翼角高挑,展翅欲飞。
前院古柏苍翠,环境雅致。大雄宝殿雄居坎位。大雄宝殿面 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方形,布瓦歇山顶。斗栱飞椽,柱有侧角、墙有收分,尽显北方古建粗犷之风格。屋顶举架较小,坡度和缓,呈现明代古建特征。为利香 客通行,于后墙正中开门,口面方形,木制板门,古老沧桑,铸铁铺首面目狰狞,四十八枚六瓣莲花形门钉分四行横列,寓意“事事顺达”。前院建有东、西厢房各 十二间,布瓦硬山顶。东为僧舍、香积、库厨,西为禅室、云会堂。
大雄宝殿两侧各有掖门通行。三教堂端座纵轴线之最北端,面阔三间,开间较大, 前有廊、施斗栱飞椽,高度为全寺之冠,内祀释、道、儒三教祖塑像,这是历史发展到明、清之际,三教合流的具体表现。其东偏殿为圣母庙,西偏殿为文昌宫。东 配殿为伽蓝殿,西配殿为地藏殿,均为大式硬山顶建筑,面阔五间,墀头砖雕,精美绝伦。
山门前广场宽阔,每年农历陆月廿四酬神演戏之时亦作戏场 之用。最南端建有倒座戏台,条石构筑,高一人有余。梁架结构独具匠心,设计精巧,台口部分为歇山顶,其余部分为悬山顶,乃古代建筑之特例。戏台建筑整体造 型矫健雄伟。台口两侧筑有“一字形”砖雕影壁,雕饰内容丰富。壁心正中阳刻“奏假”二字,类似于今日之“此故事纯属虚构”之意。戏台内壁白墙上保存有清光 绪重建后至民国间历年庙会演出题字,记载演出时间、剧团、剧目名称,演出人员花名等信息,是研究晋剧及其它地方戏曲发展史的重要资料。
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阳渠永福寺修缮施工时,工作人员在钟楼上层发现有佛像埋藏。经交城县文物旅游局清理后发现木雕佛像16尊(件),为明、清时期木雕佛像,通高在1.1米左右,其中残损较轻者15尊,残损严重者1尊。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