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山脚下的石咀乡,居处于连接晋冀两省的交通要道,面积不大的一个地方,就有佛教寺庙六座,而且有的还是建造于宋元明清不同朝代的古刹,写字崖便是其中之一。
写字崖,本来是一个崖壁的名称,怎么就又与佛教寺庙相关联了呢?《清凉山志》记载:写字崖又名显字崖,亦名台麓字崖,是清朝皇帝巡幸朝台游历礼佛的必经之所。
写字崖位于五台山脚下的石咀乡射虎川村,与台麓寺近在咫尺,与碧霞寺、古佛寺、普济寺、佛林寺相毗邻。山崖作为石咀与射虎川村的后靠山,平缓而 雄峻,崖底部石岩裸露的部分,便是以水蘸布显字的崖壁了。有人只要一到崖畔,端一盆凉水,使一块手绢用力擦拭,象形的字就可以出现,诸如“天地君臣师” 等,有个别的地方还可以擦出“五”“山”“菩萨”的字样来。
也是因为有了这一奇特的地质现象,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游方僧人住锡筑寺,后来寺庙多被毁损。只在清朝,康熙皇帝朝台礼佛修筑台麓寺后,因皇帝多次到写字崖蘸水显字,才恢复了崖前寺庙。寺院落成并没有单独取名,顺便称作写字崖,资料的记载中多称台麓字崖。
写字崖现存的建筑为崖壁间抱厦佛殿五问,左侧一小院落为僧寮及禅堂。开阔的庭院问,有一处波光粼粼的鱼池,池水的清泉由崖底流出,越发显得神奇,鱼儿在水中嬉戏,游人信众可以在此观赏,还可以当做放生活动的理想佳境。
作为奇特的地质现象,写字崖早已被人发现,真正有史可考的是,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到五台山游历时,路经写字崖,亲自考察记录,将其字崖内 容写入他的《五台山日记》,成为历史的遗存。明清时期,这里建起了佛教寺庙,取名石佛寺,文革中寺庙及殿堂全部被毁,现在的寺院是出家披剃多年的释淳妙法 师筹资修建的。重建后的抱厦佛殿内,主供观世音菩萨,两侧是十八罗汉。
巨大的山体上,呈现出了一个坐北朝南的断层石壁,且呈倾斜形,整体高约6米,长约25米,这就是人们倾心向往的写字崖。这里的僧人师傅每天都在 精心准备着盛满水的脸盆和白净的毛巾。每当游客信众到此,先在殿堂焚香祈愿,然后来到崖壁前,端盆用毛巾在水里蘸水,之后按照师傅们的指点,在崖壁上擦 拭,青石遇水变深,渐渐渗化,石头上就出现了字迹。同行的人员中,有的擦出了“福”字,有的擦出了“喜”字,有的则擦出了“五台山”的字样,字迹的形状多 多,有甲骨文字,有狂草字体,还有篆隶。有人擦出了“文殊”、 “菩萨”字样,便会口念佛号,跪倒祈愿。
真的,那年秋天,我应淳妙法师之邀,前往写字崖采访,端水蘸字,就擦出了“天之三宝日月星、地之三宝水火风、人之三宝精气神。”我问其故,师父却徐徐道来一个古老而优美的传说。
很早以前有三位秀才游览五台山,路过这里时,发现山水秀美,于是,便在这陡立的石壁前流淌着的一条清清的小河边坐下来,边休息边谈论诗文。谈论 到兴致处,秀才们便临河研墨,挥毫在石壁上题诗作词,炫耀自己的才华,以比高低。第一位秀才写的是诗,第二位秀才填了一首词,第三位秀才作了一篇赋。然 后,各自夸自己作得好,争论得难分高下之时,正好有一位老和尚从此路过,应三位秀才的邀请,老和尚依次看过后,淡淡一笑说:‘这诗龙飞不高,凤舞不好;这 词铁划不硬,银钩却软;这赋文中缺情,情中缺理。依贫僧之见,你们的文字平庸无奇,不过雕虫小技而已:’老和尚话刚落音,一位秀才就高声说: ‘贼和尚,有本事咱就比一比’。老和尚大笑说: ‘贫僧写得字干隐湿显千年在,天地人宝藏墨中。’说完就从山坡上摘下一段松枝,蘸着河水和山中绿苔,在山石壁上写下了‘清凉古刹游人来,佛法僧宝永世 在’。秀才们一看,竟是苍劲古拙的大手笔,心中折服不已,便不约而同地跪倒在地,向老和尚纳头便拜,待拜完抬头一看,老和尚早已不知去向。此处由此成为了 千年灵迹奇观。
现在年轻的管委会主任淳妙法师,已经投资近百万元,修筑了主殿堂和僧寮禅堂,被毁的佛像也得到了补塑。淳妙法师爱围爱教,十分关心当地人民的生 产和生活,十余年问和当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淳妙法师谨记“利乐有情”“普渡众生”的佛陀教义,决心存恢复寺庙的同时,将保护这一遗址奇迹作为一生最大 的心愿,他希望社会上关爱山水文化和虔诚信奉佛法的志士r人共同发愿,出资共建写字崖。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