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西藏邦玉寺简介_邦玉寺开光_邦玉寺历史

发布时间:2019-06-13 00:59:46作者:心经结缘网

邦玉寺,在日喀则地区昂仁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东达居乡通往县城公路南侧的山沟里,寺庙距乡政府20公里。
  邦玉寺历史悠久,相传在莲花生大师 经过此地时便认定为其道场之一。始建788年,由莲花生大师的“佛母”康措益西措杰在此选址并主持修建。传说建寺以前此地山麓坡地曾为当地的天葬场,与山 沟对面的天葬场相对峙,康错益西措杰认为这种态势显现了一种不详的“凶煞之气”,遂在此建寺以起到“镇煞”的作用。初信宁玛派,11世纪后改信噶举派,在 第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在蒙古固始汗(1582~1654)扶持下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之后,该寺又随之改信格鲁派,沿袭 至今。
  邦玉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由殿堂、拉章、僧舍等组成。其中殿堂主要有嘎巴尔拉康、措钦大殿及2座护法神殿。 措钦大殿面积20柱,绘有大量壁画;拉章共有7间,为寺中活佛的居室;围饶殿室四周建有僧舍113间,1959年民主改革前有僧侣46人。“文革”期间寺 庙遭到严重破坏,原建筑与壁画被毁。1986年落实宗教政策之后,由当地群众集资重修了措钦大殿,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
  邦玉寺在被毁之前珍藏有十分丰富的历史、宗教文物,但在“文革”中已基本流失殆尽,现仅存旧唐卡数幅和镀金佛像、木雕佛像、泥塑佛像数尊,其中尤以一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菩萨最为精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寺藏文物的精品。
   喜饶扎巴泥塑像:喜饶扎巴(1014~1074)为11世纪西藏佛教宁玛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因8世纪印度僧人莲花生在吐蕃时期影响还不太大,直到11世 纪初喜饶扎巴等奉莲花生大师为宁玛派祖师之后,各地寺院才开始流行供奉教派重要人物肖像的习俗。因此,这尊泥塑造像高约30厘米,宽20厘米。头戴红色尖 帽,内著小翻领僧衣,系带、外披红色袈裟;左手持钵平置于腿间,右手持金刚橛,双目圆睁,眉心紧锁,口唇微启,作忿怒相,双腿端坐于法台之上。
   莲花生镀金铜像:像高14厘米,背光高20厘米,座宽10厘米。主尊头戴莲花高冠,结跏趺坐于莲台;右手执金刚杵,左手平置莲台;右手执金刚杵,左手平 置当胸,掌心托举宝塔,身披袈裟;身后有桃形背光一周,边缘呈火焰状,内饰有连珠纹一圈;背光上堆塑有释迦牟尼佛及化佛小像数尊,皆足踏莲台,有背光环 绕。该铜像铸造精致,尤其是主尊背光上的“化佛”像刻凿细腻精巧,纹饰华丽。
  檀香木雕观音菩萨像:像高45厘米,宽20厘米,系用紫色檀香木 整雕而成。主像高约20厘米,头戴饰有火焰宝珠的塔式高冠,有桃形头光,耳佩大环、颈系项圈,戴臂钏;上体赤袒,跣足,右手结降魔印,左手施无畏印,坐于 莲台上;腰肢略向右折,头微低垂,双目微闭,神态安详。主像上方正中为一尊释迦牟尼佛小像,双手结定印,结跏趺坐于莲台之上,身边环绕菩提树枝与莲珠纹 饰,两侧各有一小猴攀于枝叶上,形态生动活泼。在主像两侧及莲座下方均有卷草环绕,卷草中央又刻出供养女、护法神等小像,站、跪于莲台上,呈忿忿怒或寂静 相。该像雕刻精细,刀法娴熟洗练,人物造型生动,具有明显的南亚雕塑风格。属宋、元时期,即12至13世纪作品。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