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成寺位于长兴县洪桥镇图影村独姥山,原名到拳教庵。宋淳熙年建,明洪武四年重建,并入大雄教寺,相传吴孙皓葬父于此。清乾隆四十七年,本觉法师苦行重建,朱栋为碑记。雍正元年,心翼法师建天香室,嘉庆四年静修重修,八年增建华严堂、碧林堂,僧以成又建,乾隆昌宗重修。“文革”间寺院毁于难,只剩殿三间两厢,乡人侍奉香火。现为保留寺院,2005年重建天王殿,寺存乾隆、嘉庆、光绪间碑刻5方。现占地约三亩。如果说这是一份官方资料的介绍,那么民间的介绍又是怎么样的呢:觉成禅寺座落长兴县洪桥镇图影村独耄山(也称独姆山),坐东朝西,以碧岩寺“清空世界”龙嘴遥遥相对,素有‘龙珠’圣地著称,独姥山面积26680平方米(四十亩),又称‘娘娘床’(即三国东吴国太之墓地)。觉成禅寺背靠独耄山,居中其“龙珠”风水之正穴。占其“圣地”之灵气,左侧卞山环绕,象征青龙之势,右侧茫茫太湖以白虎匹配,真正达到了左青龙右白虎之格局,全寺原三殿:前殿弥勒殿、中间为白衣大士观音殿、后殿大雄宝殿中塑释迦牟尼佛、左右十八尊金身罗汉。文革中破坏了第三殿,庙碑、庙志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根据幸存保留的残碑记载,觉成禅寺古名别峰庵始创建于宋代(另碑记载是梁朝)累遭兵劫……还有一说就更简洁:这是长兴县境内唯一一座供奉白衣观音的寺院。如此看来,地点是在图影村,而坐落之山却有多个名字:“独姥山、独耄山、独姆山”。统一一些的说法是宋代始建。
寺庙外观虽年久黯淡,无金碧辉煌之象,但有沉稳庄重之气。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棵壮年菩提银杏树和一只雄魁冗拨的巨大香炉,银杏树枝节丫傲岸挺立,卓尔不群。据说历史与寺院一样久远,与香炉比肩矗立于天王殿的正门口。天上下着雨,飘着雪,三叠香炉内则香烛齐燃,青烟袅袅,一副不与俗世为伍之态。天王殿正门一楹联:共承佛法庄严佛土光明照耀,金刚佛性无上坚固勤勉助行。使人荣沐佛光,心生端正。首殿内供奉着通体塑金的金刚,手拿戟叉,神目圆睁,守着自己的神。
由于有“县境内唯一一座供奉白衣观音的寺院”之说,我们请妙良师父给说说观音与白衣观音,说一说独姥山与图影村。离做晚课还有一些时间,师父便与我们一人一杯清茶,在氤氲的茶香中娓娓道来:
观世音,原出自《佛经》,梵文意为倾听人世间悲惨的声音,观世音就是倾听人世间悲音的菩萨。众生如遇难时只要喊他的名字,让其观到“世音”,他就会前来救助,为佛国众菩萨的首席菩萨,她在俗世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很不一般,特别是在女信徒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超出了释迦,是国人心中最慈悲的菩萨。唐朝时,因避太宗李世民之讳,把“世”字去掉,简称为“观音”,也称“观音妈”或“妙善夫人”。
据说:观世音本为印度一位国王的长子,名叫不煦,和父亲及弟弟都随释迦出家修行,后来释迦牟尼佛给他父子改了名,父亲称“阿弥陀佛”,两个儿子分别称为“观世音”与“大势至”。观世音在左掌慈悲门,大势至在右掌智慧门,共同襄赞阿弥陀佛的教化,合称“西方三圣”;密教中却认为圣观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能引导世人超升至西方极乐世界。
观世音菩萨在印度、东南亚、西藏等地都是男身,起初传到中国也是男人形象,唐末以后才有女身出现,而且变化多端。
关于观世音的由来,有多种传说和故事,而且不同的时代,也有不同的观音形象。据说观世音是外来神佛;大约是在西元前六到五世纪之时,佛教在印度创建之后,随之传来中国,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二六五到五八九年),当时由于战乱频频,因此很多人将精神寄托于神佛的崇拜之中,加上汉代之后,佛教经典大量翻译进中国,因此有关观世音的经典及崇拜,也就愈来愈在民间普及了。
而觉成禅寺供奉的是白衣观音,是因为她的平朴、慈悲和神明。
据认为,《图画普门品》中描绘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三身”,以白衣观音的形象,最使人肃然起敬。这尊像又名“大白衣”、“白处观音”,因其身穿白衣,又在白莲之中,因而就其衣饰名为“白衣”,就其住处名为“白处”。白衣显示圣洁、淳净的菩提之心。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