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上海玉佛禅寺禅学讲座备课笔记净 慧 第一讲 禅是什么 一.禅的起源
1.在印度
2.在中国
二.禅是什么或什么是禅
1.禅是一种境界
觉者、悟者、行者均有此境界,或者体验此境界。体验是直接的,不须要任何中介物。如指指月,看月而不看指,直接把握。
2.禅是一种受用、体验,唯行者有,唯证者得。
人人避暑走如狂,
独有禅师不出房。
可是禅师无热恼,
但能心静即身凉。(唐 白居易)
3.禅是一种方法、手段
从本质上看,禅是见性的方法;是活的方法,动态的方法;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运用,不断发展。
4.禅是一条道路
是探索、开发智慧之路;是挣脱桎梏之路;是追求解脱之路;是圆满人生(生命)之路。可以说上一千种,而圆满或生命是其究竟。
5.禅是一种生活艺术、生活方式,智者、觉者的生活体现;悟者、行者的生活内涵;
6.禅是永恒的幸福、真正的快乐,是清凉自在的享受,是超越一切对立的圆满,是脱离生死的大自在,是不住生死、不住涅槃的究竟自由;是释放出生命固有的一切能量、活力,一切无碍,究竟解脱,十方世界,有缘即住,无缘即去,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第二讲 菩提达摩之禅法菩提达摩大师为中国禅宗的奠基人。讲到进入禅修之门,当然首先要介绍菩提达摩大师教导的法门。《略辩大乘入道四行》是达摩大师亲自传授的指导禅修的教材,也是中国禅宗最早的一篇入门的教材。
入禅的途径可谓多多,但归纳起来不出达摩大师所示“理入”、“行入”二种。下面依达摩大师《略辩大乘入道四行》,介绍“入禅之门”。
这篇文章才500多字,虽然主要不是讲禅的,但全篇与禅联系紧密,可视为修禅者的入门方便。其中“理入”可看作是讲“见地”的;“行入”可视为是讲工夫的。
修禅有正有助、有主有次,才不致出偏差。见可顿见,行要渐行。
“理入”中值得特别留意的有二点:1.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所覆。2.舍妄归真:(1)凝住壁观——这是基本方法;(2)无自无他;(3)凡圣等一;(4)坚住不移;(5)不随文教。以上五条为基本要求。
“行入”是修禅乃至修其他法门的通途要求,可称为“助行”。助行虽然是起辅助作用,但并不等于不重要。
行入的四行含摄了佛教所有修持行门在内。
佛教讲的一切修行的法门包括禅修在内,都是一个调整心态的过程。我们的心态之所以不能平衡,不能安静、不能潇洒自在,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分别之心、好丑之别、取舍之念。就禅修而言,这些都是我们心理的一种障碍。这些东西原本不属于我们心地固有的,是附着在我们心地上的尘垢烦恼,故称之为“客尘”。我们每个人都具足的清净心如果比喻为“主人”的话,那么这些尘垢烦恼就算是“客人”了。对于修道人来说,或者是说对于所有追求真理、希望开发智慧的人来说,不去祛除我们心地上种种尘垢烦恼,不对我们的心地来一番彻底的“大扫除”,修道无从入门,真理无从认识,智慧无从开发,佛性无从显了。我们心地上的尘垢无量无边,但总起来不出达摩大师在这篇教材中列举的前三条。要对治心地上尘垢烦恼的法门也同样是无量无边,所谓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这八万四千法门都可以包含在六度之中。六度又称六波罗蜜,是六个到彼岸、获得圆满的法门。
第三讲 四祖道信大师之禅法四祖道信(580-651)禅师在中国禅宗史上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关键性的人物。道信继承了他以前的各种禅观思想和修行的方法。他的思想很丰富、很重要,是禅宗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
道信继承了自达摩以来用《楞伽经》印心的传统,又开启了以《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为修持法门的新绪,直接影响了五祖弘忍“东山法门”的肇启和六祖慧能“曹溪顿教”的崛兴。
道信大师禅法内容的特点:
一、念佛禅
这是道信禅法的第一个特点。
1.念佛禅的根据:
(1)《楞伽经》:诸佛心第一;
(2)《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即念佛心是佛,妄念是凡夫。”该经要求修一行三昧者要“系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佛。
2.念佛禅的要求:
(1)依《普贤观经》提出“端坐念实相”, 即念实相佛:
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2)依《大品般若经》提出“无所念者,是名念佛”。即此“念佛之心名为无所念”。因为“离心无别有佛,离佛别无有心;念佛即是念心,求心即是求佛。”
(3)念佛要攀缘不起,泯然无相,平等不二;
(4)排除能观之心与所观之佛,要令能所之心不起,一切诸缘不能干扰。念佛禅即是安心法门。
3.总结:依《观无量寿经》揭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之旨:“诸佛法身,入一切心想。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并说:“当知佛即是心,心外更无别佛也。”
要达到“心作心是”的境界,必须具备五个条件:
(1)知心体:体性清净,体与佛同;
(2)知心用:用生法宝,起作恒寂,万惑皆如;
(3)常觉不停:觉心在前,觉法无相;
(4)常观身空寂:内外通同,入身于法界之中;
(5)守一不移:动静常住,能令学者明见佛性,早入定门。
二、万法不离方寸。
道信大师说:“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对一切境缘,但莫分别,即自如如;一切差别之相,由心分别故有。”道信大师说: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
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
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
三.禅修的方法是守一不移
道信大师说:“诸经(禅)观(之)法,备有多种,傅大士所说,独举守一不移。”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任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弛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守一不移”是继承了傅大士所传之禅修方法,此即修禅定时“心一境性”方法之活用,实即传统禅法之精髓。
[附:禅净之辩]什么是禅?《法华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定慧等持,定慧庄严,即是禅。
什么是净?以所修一切善法、禅定、智慧等,回向求生佛国净土为宗旨而修者,即属净,或净土宗。不要以为念佛号就是净土,或以为坐禅者就代表禅宗。
禅净是否可以同时修或者禅净双修呢?从方法上讲,是可以的;从归属上讲,各有旨趣,不必强同。因为禅者以为心土不二,心净土净,不必求东求西;净土者,则坚持心外有土,必须求生彼国,方为念佛之究竟。
禅净二宗各有优势,都是佛说的法门,都是度世慈航,迷津宝筏,只可以相互称扬赞叹,不可彼此水火。这是禅宗行者一贯的态度,也是一切修行者应具之心量。
一行三昧,是诸佛三昧之一种。梵语三昧或三摩地,华言正定、等持、正心处等,指心专于一行而修习之正定。又作一三昧,真如三昧、一相三昧,一相庄严三摩地。一行三昧有二种,即理一行三昧与事一行三昧。
1.理一行三昧:以定心观法界平等一相之三昧。入此三昧,则知诸佛法身与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故能在行住坐卧一切处,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直成净土。
2.事一行三昧:即即心念佛之念佛三昧。《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下云:“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念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现在诸佛”
三三昧,或三解脱门为:
1.人、法皆空,为空三昧;
2.舍离一切差别之相,为无相三昧;
3.舍离一切愿求、愿望,为无愿三昧。
第四讲 六祖慧能大师之禅法一、中国佛教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道安、慧能、太虚
二、关于《六祖坛经》
三、六祖禅法的三句口诀
(一)无念为宗
念者,能认识之心;无念者,于念而离念,心缘境时不起分别,“知见一切法,而心不染着”。即《金刚经》所说:“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 四祖说:“《大品经》:无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无所念?即念佛心名无所念。”
(二)无相为体
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相者,所认识的对相,或所缘之境;无相者,不在境上起分别执著之相,使“法体清净”。一切诸法(一切相)本来清净,众生执迷不悟,计执分别,妄计种种相,如果能作到于相而离相(计执),即能亲见诸法实相,无相者,实相也;诸法以实相为体故,故云无相为体也。四祖《入道安心要方便门》说:“经云,‘众生根有无量故,所以说法无量;说法无量故,义亦无量。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则无相也。无相无不相,名为实相。”
(三)无住为本
《维摩经》讲:“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诸法以无住为其根本。无住本者,诸法之本际也,“人之本性”。《坛经》说:“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继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也。”能认识到诸法无住,即可得解脱。无住,指无固定之实体;或指心不执著一定之对象,不失其自由无碍之作用。1.一切诸不会凝住于自身固定不变之性质;2.人之认识不应以固定概念作为其固定之本质。般若理论据此作为诸法性空之重要内容。
《大智度论》(卷四十七)中有无住三昧。论云:“住是三昧中,观诸法念念无常,无有住时。”所以,“无住”实为一切现象之共性。在理论运用上,无住亦常作为一切现象之本源(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成为真如、法性之另一称谓。
僧肇在解释《维摩经》(观众生品)“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时说:“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无所住;无所住故,则非有无,非有无而为有无之本。”
六祖禅“三句口诀”之经证
无念为宗:指意识未存世俗忆想分别,符于真如之念。《禅源诸诠集都序》云:觉诸相空,心自无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此即修行之妙法,故虽备修万法,而以无念为宗也。
无相为体:无形相,为有相之对称。《大宝积经》卷五:“一切诸法本性皆空,一切诸法自性无性,彼则一相,所谓无相。以无相故,彼得清净。”
无住为本:《维摩经》(观众生品):“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僧肇释云:“法无自性,缘感而起,当其未起,莫知所寄,故无自性;无自性故,则非有无,非有无为有无之本。”
第五讲 无门关“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祖关不透,心路不绝,尽是依草附木精灵。且道如何是祖师关?只这一个无字,乃宗门第一关也。遂目之曰禅宗无门关也。”(《无门关》第一则评语)
参禅入悟应以“无”为“门”,“无门”即是门。
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
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喧。
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
(佛成道后三七日思维此事而说偈)
法离语言文字相。语言文字是符号,符号有其功用,有其传递信息、记录名言的作用,但它毕竟是符号,不是法的本身。一切法的实相是法尔如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客观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个“法尔如是”的道理就是“无”的境界。日本有一位白隐(1605-1768)禅师有一首诗描写这种境界:
毕波罗窟里,未结集此经;
童寿译无语,阿难岂得听。
北风吹窗纸,南雁雪芦汀;
山月苦如瘦,寒云冷欲零。
千佛纵出世,不添减一丁。
禅与生活
禅是安详的心态;
禅是人生的最高尚、最纯真的享受;
禅是生活中的艺术;
禅是人类和平的真正目标;
禅是一切创造的原动力;
禅是一切艺术的最高体现;
相即不二的理念,既是整个佛法的精髓,更是禅的圆满落实与体现,佛教的环保理念正是由此展开。
佛法以烦恼菩提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此岸彼岸不二的理念而达致心灵环保。
佛法以自他不二、冤亲平等、众生诸佛平等的理念而达致生活环保。
佛法以依正不二、人与自然不二的理念而达致自然环保。
第六讲 生活禅“五法”是《楞伽经》的核心内容之一;而《楞伽经》又是达摩大师用以“印心”的根本经典。该经以五法、三自、八识、二无我、空不空如来藏为其总纲,而“五法”又是总纲之纲。所以,根据五法的次第讲生活禅是极其恰当的。
五法者:相、名、分别(妄想)、正智、如如。
1.相者,所诠所变之境;
2.名者,能诠所变之境;
3.妄想,分别者——能变之心;
上三为识之流转,是迷界的生活。
4.正智:破二障所证之无漏慧;
5.如如:依无漏慧而证之诸法实相。
上二为识之还灭,是悟界的生活。
转迷为悟,即生活而为禅悦。
正智为空如来藏(空掉二障,使如来藏脱离缠覆);
如如为不空如来藏(法尔具足之诸法实相)。
(参见《听楞伽经笔记》“五法与生活禅”条)
生活禅四根本:
一、菩提心
二、般若见,以上两条为见地,即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三、息道观
四、生活禅,以上两条为功夫,即静中修,动中练。(独处时养歇,阅世中历练)
生活禅的四句口诀:
一、将信仰落实于生活;
二、将修行落实于当下;
三、将佛法融化于世间;
四、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参禅的基本要求:
见地要透,
工夫要稳(如上才能做到)
悟境要高。
信佛学佛的四句口诀: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二、以般若为正信的眼目;
三、以因果为正信的准绳;
四、以解脱为正信的归宿;
活在当下:
体验“每一步”就是活在当下,就是观照当下,就是回归自我的落实,要以享受和欣赏的心态,满心欢喜地生活在当下。
方法:要让你的每一个念头都是开始在用方法,一切都不管它,身心全部放松,坚持不懈地用方法;如果发现有妄念,立刻回到方法上来。知道坚持用方法,就是得力,就是进步。
二入四行:
理入,理即真理,就是真如佛性,它不离现象,亦不即现象,是遍于时空而不落时空的无相法门。理者离心缘相(非心所缘故),离文字相(文字不能描述),离文句相(文句不能表诠),就是实相无相之涅槃妙心也。
行入,是修心之行,是禅宗讲的练心之法。四行之前二行明因缘因果,是初机之有相行;后二行则是进入无相行。
妄念:知道有妄念是正常的,只是不要跟着妄念跑就行了。
做人的四句口诀:
有信仰——信仰是人生的根本;
讲因果——因果是信仰的落实;
有良心——信仰是良心的保证;
讲道德——良心是道德的保证。
信仰——信仰是做人的根本;
因果——因果是信仰的落实;
良心——信仰是良心的保证;
道德——道德是良心的体现;
五法通义:
五法者,指五种迷悟法之本质。《楞伽经》所说,名、相、分别、正智、如如称为五法。
名:在现象界各种事物所立之假名;
相:一切有为法各自皆从因缘生,而有各种现象之差别面貌;
分别:在上述名、相二法上所依之分别心,产生虚妄之念;
正智:契合真如、真理之智慧;
真如(如如):即是存在之本体,亦即如实平等之真理。
前三者为迷法,后二者为悟法。
五法为对认识能力、认识方法、认识对象问题的纲要。
相即相状;
名即名称概;
妄想(分别)谓凡夫依相、名而确立认识,执相、名为实;
正智,谓佛法知相、名分别为妄,离名相分别而证得的直观真实智慧;
如如,为由智慧所实证之真如。
相名分别为凡夫有漏妄识,正智、如如为佛法所说圣人的超越性认识。
生活禅要义
禅修的目的,不外是苦的止息。苦来自无明和迷惑。因此只要有明,只要有智慧,就不会有苦。明就是觉性,就是正念正知。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觉性,以观照每一个当下的方式来培养觉性,使这种观照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使之绵绵密密,这种修行方式,便是在生活中修行的“生活禅”。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观照自己身心的实相,对自己的一举一动念念分明,分分秒秒、在在处处提起正见、安住正念,观照当下,这便是生活禅。
在行住坐卧中,能够时时观照当下,使自己的心与佛相应,与法相应,与戒相应,我们当下便是身居乐土。这种觉性形之于语言,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由此而达致口业清净;这种觉性见之于行动,必然是慈悲、道德、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由此而达致身业的清净;这种觉悟能使我们自己的心地保持灵明不昧,照破内在的贪嗔痴三毒,养成慈悲喜舍的心态,成就觉悟、奉献的精神,由此而达致意业的清净。
勤修三学,化解并断除三毒,净化三业,这是我们修习佛法的全部任务,而所有这一切都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去落实、去完成。佛法不离世间法,提升世间法,超越世间法。同样,禅修也决不能离开世间法,决不能离开生活。离了生活,离了世间法,禅修断证便成了无的放失。所以,我们深刻地意识到,佛教要适应当前的社会,要适应当前大众学佛修行的需要,要契理契机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必须调整我们的步伐,大力提倡人间佛教,提倡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生活禅,才能适应现代人或当代人信佛学佛修行的需要。这便是我们近十年来大力提倡生活禅的初衷。
我们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会受到教内外越来越多的人的关心和认同。
附录一、传授八关斋戒开示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
五戒十善,才是实践学佛之道的真正开始;
八关斋戒才是了脱生死的门径,是修出世的正因。
八关斋戒的内容: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非梵行;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六、不著香花鬘,不香油涂身;
七、不歌舞倡伎,不故往观听;
八、不坐高广大床;
九、不非时食。
八关斋戒以持戒为体为主为本为要,故前八条为戒,后一条为斋。斋的意思为清净。
八关斋戒以沙弥十戒为基础。受持八关斋戒的真正意义是学佛者每月有六天时间过出世生活、出家生活。
受八关斋戒的时间
八关斋戒乃分日受持,受持时间仅限一日一夜。
六斋日:农历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及月底的最后两天。
在此六天当中,天天受持固然好,或因环境的限制,仅受五天、一天也可以。
受持八关斋戒的意义
八关斋戒的重心是关闭众生生死之门。生死的主要关键在淫欲、饮食二事,此为两大祸根。
淫欲为生死的根本。
饮食为生死的增上缘。
儒家说:“食、色性也。”其性者生死原因之性也。
出世的生活端从戒淫与持斋开始。
受了五戒、菩萨戒的人也可受持八关斋戒。
六斋日的来由
《大般若经》卷十四:“六斋,月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诸天众会。”
《四天王经》:“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天王即第二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下。”
《大智度论》卷十三:“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在六斋日)持斋修福,以避凶衰。”
在六斋日修六念法门
一、念佛:佛为慈悲导师;
二、念法:法为诸佛之母。(念三十七道品诸法、四弘誓愿等)
三、念僧:僧为人天福田;
四、念天:天上长寿安乐;
五、念戒:持戒三业清净;
六、念施:普施一切贫穷;
受持八关斋戒的时限
一、受持时限为一日一夜。如果要三日、四日持此戒,必须舍而重受。不得一步到位,非终身戒故。不得数日连受。
二、不得仅受持白天,夜间不守;也不得仅守夜间,白天不守。
三、也有经典上说八戒可灵活受持:三个月,一年均可。(药师经、成实论均有此文字记载)
受持八关斋戒的方式
一、必须单受,不得多人一起受;
二、必须在出家五众前受(从他受);
三、成实论、大智度论中规定也可自誓受。如《成实论》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我受八戒。亦得成受。”
四、受戒地点:男众可在寺院,女众可在自己家庭。今多众受,男女在寺院分区修道持戒持斋,应无不可。
五、受戒时间:以吃斋日的清晨为佳,最迟也应在午前。
六、有他因缘,午前不能受,但作意念,午后补行仪式亦可。
关于舍戒
因八戒的时限时一日一夜,受了之后,无须舍也;如在一日一夜之中有逆因缘生,对于某条戒甚至全部不能守持。舍戒无需向五众,只要是一位听懂话的人即可。
称呼
一、受了八戒的男女居士可称为“近住男”、“近住女”。
二、亲近阿罗汉,住阿罗汉身边也。
受持八关斋戒之功德
受持八关斋戒,虽仅一日一夜,如能守持清净,可得无量功德。
《佛说斋经》云:“奉持八戒,习五思念(即六念),为佛法斋,与天参德,灭恶与善,后生天上,终得涅槃。”
《优婆塞戒经》卷五:“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余一切罪,悉皆消灭”。
又云:“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乘。”
又云:“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
又云:“善男子!是八斋戒,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
《菩萨处胎经》:“八关斋戒者,是诸佛之母。”
受持八关斋戒法(据《在家律要广集》摘编)
一、归依三宝
(各称自己名)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
二、三结
(各称自己名)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优婆夷),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三说)
三、教受斋戒法
(各称自己名)若身业不善,若口业不善,若意业不善:贪欲、嗔恚、愚痴故。若今世,若先世,有如是罪,今日诚心忏悔,身清净、口清净、意清净,受持八戒。
第一,如诸佛尽寿不杀生,(各称名)一日一夜不杀生;
第二,如诸佛尽寿不偷盗,(各称名)一日一夜不偷盗;
第三,如诸佛尽寿不淫欲,(各称名)一日一夜不淫欲;
第四,如诸佛尽寿不妄语,(各称名)一日一夜不妄语;
第五,如诸佛尽寿不饮酒,(各称名)一日一夜不饮酒;
第六,如诸佛尽寿不著香花鬘,不香涂身,(各称名)一日一夜不著香花鬘,不香涂身;
第七,如诸佛尽寿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各称名)一日一夜不歌舞倡伎,不往观听;
第八,如诸佛尽寿不坐高广大床,(各称名)一日一夜不坐高广大床;
第九,如诸佛尽寿不非时食,(各称名)一日一夜不非时食。
四、回向
我今以此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普与众生,同生净土,齐成佛道。
附录二、 阅《觉悟与救恩》一文的启示2000年11月29日中午, 上海复旦大学王雷泉教授来玉佛寺看我,并共进午斋。王教授将一份宗教比较学的文章《觉悟与救恩——佛教与基督教交谈》(台湾政治大学沈清松教授著)给我看。阅后,颇有一些启发。
特别是文中说到基督宗教的最高原则或原理,实在难以言喻,只有用“无”来表示。文章说:“存在并不是独立自存的实体,而上帝则是独立自存的存在活动。除此之外,在这样的独立自存的存在活动当中,有无可穷尽、无可言喻的理想、可能性,它们都可能存在,但尚未存在。就这一点而言,正如‘否定神学'所言,只能用负面和否定的方式加以了解。我们很难找出其它的语词,只能把这些无可言喻的可能性称之为‘无'。如果没有这些‘无'充斥于存有者的领域当中,存有就不可能再有进一步的实现了。”
真是“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此处“无”之诠释颇类佛教之空义。“空”为无限发展之可能性,故《中论》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该文引用了埃卡特的话说:“上帝是无”,并以此来与道家的“无”和佛教的“空”相比较,所不同的是,“在基督宗教的密契经验中,除此以外还有与上帝亲密的交谈和爱的融合”。
该文认为“效益论”和“义务论”都只能导致“非人性之科技与制度正造成各种异化现象,”从而使“当前世界正步入虚无主义的幽谷”。要克服这些现象,“佛教与基督宗教,以及其它精神文明传统,皆可发挥其德行伦理的胜义与实践”。
该文认为:“戒定慧是佛教生活中三项基本的要素。其主要的目的是利他的能力的卓越化,和与众生关系的和谐化。”并说,这两点应为佛教的德行伦理的核心。该文同时也说,“佛教的觉悟比较是与自我关系,就是与自己本有佛性的关系,以及与万物的关系的和谐化,但其中并不包含与上帝的关系。”
佛教认为“众生皆有佛性”;
基督教认为“人是上帝的肖像”。
同时佛教认为,人性的卓越化,意味着觉悟人生,即成佛;关系的和谐化意味着奉献人生,即度生。
该文有些观点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把神视为位格,更合乎人性。神是位格的,表示他能够认识,能够爱,而且我们也能向他祈祷。虽然神的非位格性也有一种深刻的意义,但是如果太坚持非位格性的论题,也会掉入一种无对应性的崇拜,没有交谈和互动(关系)。我认为人性最深刻的内在,除了自觉与自由,还需要和超越界交谈,才能够超越自我封限,否则,都会沉溺于对这种交谈的需要的冷漠当中。”
我们佛教界出现的那种理性化的倾向,认为佛是“寂灭”的,是“真如”,是“法界”,佛的法身不起作用,佛无感应等等“理性化”的言论,在实践中证明是消极的,是使教团整体素质下降、信仰淡化的根本原因。太过理性化的言论也会导致因果观念的淡化,因为强调“空性”,一切都可以“空”掉,因果、罪福皆空,恶法不能止息,善法无由落实,其对佛教之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我们要大力宣扬观世音菩萨的慈悲精神和地藏菩萨的救助精神,使佛教有人情味,有生机,有生命,要让释迦活起来,要让所有的佛菩萨都成为活生生的救世主。我们向佛祈祷,向佛求助,应该是有效的,是有求必应的。众生与诸佛菩萨本有的互动关系,要深刻地去发掘,去建立,去利用,不能让我们的祈祷成为“无对应”的行为,成为无效劳动,无益苦行。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有感而应,这是客观事实,要“真空”,还要有“妙有”,才是圆满的教法。
众生处在无助的状态中,人生不能单靠自身的力量来完成自我的净化和超越,还必需有佛菩萨的加持和加被。佛菩萨的无缘大慈和同体大悲,是现实的,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众生是否觉悟到有佛菩萨在帮助他,佛菩萨都会悲愍每一个众生,照顾每一个众生。佛光普照不能成为空话。“大慈大悲愍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是真实不虚的。
愿我佛慈悲,救拔我们这些苦恼、无助的众生。
南无广大灵感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