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灵寺石窟坐落在甘肃省永靖县西南方位三十五公里处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中。现存窟龛达一百多个,现存大小石雕造像达六百多尊,泥塑达八十多身,壁画达九百多平方米。窟群位于上寺、下寺及上下寺中间的洞沟外。其中,窟龛多数坐落在下寺,也就是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多数是山崖高处的天然洞穴或摩崖龛。在炳灵寺所有的造像中,最高的达二十多米,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虽然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但仍以它最美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极具历史、艺术价值。
最早有关炳灵寺的记载,是在北魏部道元著的《水经注河水》。它不仅记述了小积石山美丽的自然风光,而且也形象地反映了魏晋以来炳灵寺地区的佛教活动情况,同时也表明了,炳灵寺大规模的凿龛造像是在西秦时期。在炳灵寺大大小小所有窟中,第169窟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俗称“天桥南洞”,坐落在炳灵寺石窟北段的最高处。第169第是一个非常不规则的天然洞,这个闹穴最初是一个近似方形的天然石洞,后来经过人工修饰才成为今天所见的规模。
洞窟的高度、深度分别达十多米,宽达二十多米,整个洞窟距地面达六十多米。由于洞内十分潮湿,容易渗水,洞底已经蚀成斜坡,人很难在上面行走,只有借助栈道参观洞内的造像窟内的造像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三种制作材料,一种是石雕,另一种是石胎泥塑,这些造像的排列都很自然,造像排列没有统一格局外,甚至连窟内的壁面也没有统一的有统一的格局。主要是根据天然次的不规则面而题发、在的种制作材料中,由于小积石山的山崖为白垩纪砂岩,因此最为出色的便是泥塑像。
从第169窟所有龛的时代上看,总体可归纳为两个时代,即西秦和北魏时期。而在这两个时期中龛的数量则以西秦龛居多造像最为典型的特点有:佛头顶以磨光高居多,额平,眉弯眼角长,鼻隆直,嘴小,嘴唇薄,耳朵下垂,脖子扁平,形体高直身穿通肩大衣或是半披肩袈装。这些造像,不仅继承了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手法,而且又融入了印度及西域地区的佛像风格。炳灵寺西秦时代石窟的题材十分引人注目,它开创了我国早期石窟中未出现的“西方三圣”之先河。所谓“西方三圣”、就指是无量寿佛(也称阿弥陀佛)、观世音和大势至善萨。这些独特的艺术作品,不仅融入了中国的传统艺术特征,而且也巧妙地人了西域地区的艺术特色。
炳灵寺唐代时期的造像,大多沿袭了内地造像的风格,与现实相接近,主要以表现人物内在感情为主。在炳灵寺所有石窟中,最能代表这种造像手法的是第64窟的菩萨,以生动可人的外特征,真实地再现了当地妇女楚楚可人的生动神情。其实,以表现真实人物的造像的例子在炳灵寺中还有许多,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技术水平,可称得上是雕刻艺术中的珍品。
其实,不单单是造像融入了东西方特色,还有壁画也融入了东西方特色,这充分体现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统一和交流。壁画几乎是所有石窟必需的装饰,它的制作方法大多都是一样的,首先在壁上涂一层薄泥,施上需要做底的颜色。绘画时最先要用朱色勾出轮廓,其次再上色,最后以流畅的墨线勾勒完成。这就是壁画的整个制作过程,它是我国最早期的绘画之一,画面不仅清新明快,而且庄重典雅。
由于炳灵寺和览高一样:也是坐落在甘肃地区,因此,壁画多少也会有些关系和共性。第169窟的壁画,虽然没有像莫高窟中第268窟、第272等十六国时期的壁画具有神采飞扬的气质,但明显呈现出北方民族厚朴实的风格,而且就算是表现形式较简洁,但我国民间匠师的绘画水平之高超却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从整体上看,炳灵寺不仅有丰富的造像,而且还有融合东西方艺术特色的绚丽壁非常珍贵的佛教艺术石窟。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