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形成于公元前五百年,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为释迦牟尼佛,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没有神话佛,不提倡偶像崇拜,但这和我们今日所见之佛教貌似相悖,其实佛祖和佛教原始教义都是不提倡偶像崇拜的。
虔诚“一切众生皆得如来智慧。”这个思想是佛教兴起的重要原因,印度种姓制度森严,下层人民受压迫颇深,所以在此时期众生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短时间内受到很多印度穷苦人民追随,释迦牟尼佛将人和智慧比作江河,当江河注入海洋时,江河里的每一滴水就与海里的水无异、难以分别了;“依法不依人”这句话出于佛涅槃前,依法这个“法”的指向很多,佛法、方法、道理都可以,那么不依人就体现一种反对偶像崇拜的思想,这两点通俗了讲:大家都一样,没什么分别,都可以获得大智慧、大解脱。
智慧但为什么如今我们看到佛教却也充斥神话佛、崇拜佛呢?其实佛教到中国后历程也是在不断的中国化,大乘、小乘佛教分成两派,又逐渐分出八大宗派,其中净土宗以和禅宗最为著名,也是影响中国最深远的两大宗派,净土宗以念佛往生为修行目标,禅宗以破我执、得智慧称修成正果,虽然说“一切众生皆得如来智慧”,但禅是充满智慧、充满辩证的哲学,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修行方法太过深奥、复杂,所以兴起了净土宗派填补这一空白,但就佛教原教旨而言禅宗是最接近、最贴切原意的,历史上禅宗大德辈出,随性自由的禅宗在历史上书写下很多故事,清规戒律、冷淡无欲等僧人的代名词在禅宗僧人里荡然无存,举一个故事:
苏东坡在黄州时,多年研究佛学有心得,于是写了一首赞美佛陀的诗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稽首即跪拜,天外天指佛祖。 毫光照大千即指佛祖的一毫光芒便能照耀大千世界。八风(得、失、谤、扬、赞、嘲、忧、喜)也吹不动了。由诗中看来,明是赞佛,实是赞自己已俨然成佛,不仅佛光普照大地,而且佛性坚定如盘石,连八风也吹不动。 东坡写完,欣喜导常,当下就差人过江去金山寺,将这首诗面交佛印禅师。佛印禅师看完,在诗上批了“放屁”两字,交给来人带回东坡看了回书,肺都气炸了,心想我如此心血,写出如此好诗,你竟然说是放屁,遂乘船度江前往金山寺找佛印理论。哪知佛印料到此着,吩咐不见客,苏轼怒气冲冲的冲进去一看,佛印的门框上写的十个字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辩证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佛教的充满幽默趣味,充满辩证的智慧,这和其他宗教分别立出,其他宗教我们从来都是庄严、严肃来代之,而佛教不尽如此,上篇文章笔者谈到唐朝开放之风,也与重佛道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所以很多人把宗教与迷信划上等号,实为大谬,其他宗教笔者不能说很了解,但佛教还是略知一二,浩瀚的佛海里充满了哲学思辨、趣事妙文,等待您去探索,而非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