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转佛塔是拉卜捞地区藏传佛教信仰者最普遍的一种日常宗教行为

发布时间:2019-07-08 13:15:58作者:心经结缘网

转佛塔转佛塔是拉卜捞地区藏传佛教信仰者最普遍的一种日常宗教行为,从宗教教义和人们的认识上看,转佛塔有两层含义:一是为了静心健身,消除病疫、灾难,属眼演利益;二是为了求得超度,功德圆满,属长远利益。在拉卜,你随处可见大小不等、形式各异的佛塔。

从人们的信仰角度面言,它是信教僧俗民众的一种崇拜对象,从表面形式看,又是一种别具一格的藏传佛教建筑艺术,它不但让人们完成了信仰,面且也点缀着拉卜楞英雄秀丽的山河。佛塔藏语称“乔丹”,在拉卜拐,因其表面呈白色,故又称“乔丹嘎饶”,意为“白色佛塔”。寺院建塔起源于印度,佛祖释迦车尼圆寂后,其弟子将其遗体火化收取舍利,建造了第一座有舍利的佛塔,以示纪念。所谓“舍利”是指佛骨、佛发、佛牙等,佛教中规定“若无舍利,以金、银、琉璃、水品众宝代替舍利”,可见、佛之“含利”是宝中之宝。

据(西藏王臣记)载,拉托托日年赞在位时,在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岗王宫上空降下一座金佛塔,这虽然是一种神话传说,但我们从中可获一丝线索,藏族历史上最早产生佛塔的时间大约在拉托托日年赞在位时期,即公元33年左右,这座金塔高约50厘米。

公元7世纪中叶,佛教正式传入西藏,松赞干布在昌珠寺内建一座有五顶的佛塔,另在拉萨红山顶建一座白塔,此时,藏族本土出现了佛塔。公元8世纪,即赤松德赞时期,藏族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建成,同时在寺院大殿周围建有佛塔四座,分别饰以白、红、黑、绿四种颜色,雄伟高大,形制各异,独具风格。从此,佛塔在整个藏族聚居区逐渐得以传播和发展,而今,每当你步入拉卜楞地区时,那雄伟的佛塔就会把你引人神圣的宗教氛围之中,它让你知道,这里是圣洁的、佛的世界,要肃穆,要虔诚。

转佛塔是拉卜捞地区藏传佛教信仰者最普遍的一种日常宗教行为

藏式佛塔从其内涵教义来说,分为身、语、意三种佛塔,这里的“身之塔”代表佛陀、菩提萨埵(菩萨)或大喇嘛的化身;“语之塔”代表佛陀的训教或经文;“意之塔”代表最基本的精神实质以及佛陀所特有的空寂明净。在形式上,可分为八种类型,也可称八大佛塔,即聚莲塔,为纪念释迦牟尼出生而建;菩提塔,为纪念释迦和尼出家苦修,最后在菩提树下悟得正果而建;吉祥塔,也称“转法轮塔”,为纪念释迦车尼初转法轮,宣讲四谛、八正道之根本教义面建;神变塔,也称“伏魔塔”,为纪念佛祖施展大神通,降伏外道魔怪的种种奇迹而建;天降塔,为纪念释迦牟尼通过天梯为其母说法而建;和解塔,又称“息诤塔”,为纪念释迦牟尼平息佛教僧人内部的冲突后而建;胜利塔,又称“祝寿塔”,为纪念释迦牟尼战胜病魔,再驻世四月而建;涅槃塔,为纪念释迦车尼涅槃而建。从总体而言,以上八种不同类型的佛塔代表了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不同的八个阶段或八大成就。

转佛塔是拉卜捞地区藏传佛教信仰者最普遍的一种日常宗教行为

转佛塔与转经轮性质等同,或转或围绕其磕长头,其次数依自己意愿和活佛卜算而定,少者百千,多者上万乃至十万不等。为达到这一信仰目的,人们在转佛塔时往往跑步进行,手持念珠,口诵“六字真言”或其他祈祷经文,心神专一,十分虔诚。转佛塔是自我身、口、意的净化过程,又显示了对佛,法。僧“三宝”感恩和敬仰之情。转佛塔不但会增福运,洗尽一生罪孽。免受地狱之苦,面且是一种修行积德的行为,依此止恶行善,超越自我,最后得以解脱。从佛塔的表现形式而言,它是一种教建筑物,用来供者利安置活佛或高僧的骨灰或遗物,以及存放经书.圣物。甚至用来避邪镇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但从它所蕴涵的深层意义讲,它又是一种表达佛教教义的方式,因面它流变成为供广大群众顶礼膜拜的一种象征性的

崇拜对象。由于塔内藏有各种圣物而使每座佛塔都被赋予一种圣洁的“灵性”,人们围绕佛塔转经会获得精神上的巨大满足,从而使心情愉快,心无杂念。在拉卜楞,僧俗民众转佛塔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转嘛呢的同时转佛塔,有的朝拜者到佛塔前特转三圈;二是专门转佛塔,其次数或由活佛卜算后定量,或以自己愿望面定,千万甚至更多不等。除平日闲余时间外,又把每月初一初三.初八.十五等视为转佛塔的良辰吉日。

从宗教角度而言,佛塔在拉卜楞的大量出现,大大满足了广大僧俗民众的宗教心理,因为大多数佛塔对群众来说,一年四季都在开放,随时随地可自由顶礼膜拜。正因为如此,该地区许多村落都建有佛塔,供本村或过往僧俗朝拜,以满足人们的信仰需求。我们认为,僧俗群众普遍信仰和崇拜佛塔是藏传佛教走向世俗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拨念珠念珠,梵名叫“钵塞莫”。根据佛经记载,持有念珠的本尊是毗俱胝菩萨。“毗俱胝”在梵文中是皱眉头之意。在佛教中,毗俱胝萨代表大悲者,具有不可抗拒的大威势力。拉卜楞地区的藏传佛教信仰者最简单的祈祷方式莫过于手持念珠默诵经文。无论是白天.晚上,还是闲暇、繁忙,每日必须几千上万遍地拨动念珠,用简短的“六字真言”来净化心灵、祈求健康平安。

念珠在拉卜楞藏语中称其为“畅哇”,汉语中称“念珠”、“佛珠”,是藏家僧俗民众念诵六字真言”和进行其他佛事活动时用以计数的工具。在拉卜楞,除僧人每人必备一串念珠外,中老年也都备有念珠,无论到哪里,人们都把它当成一件不可缺少的东西带在身上。在拉卜楞,你随处可见,有的信仰者边诵“六字真言”,边拨动念珠,边转小嘛呢经轮,口中念念有词,这“三管齐下”的技艺通常只能在老年人身上可以看到念珠的质地五彩缤纷,有贵有贱,通常是由香木制成的小圆粒贯穿面成,共有一百零八粒。

关于念珠的粒数,按藏经的记载:最上品的念珠是千零八十粒,这种念珠,因太长,只有少数高僧或潜修者使用,有时任大法会中作为装饰使用;上品一百零八粒(密宗修持者为一百一十粒)中品五十四粒;下品二十七粒。另有四十二粒、二十一粒、十四粒及三十六粒、十八粒等共九种。它的粒数各有其含义:如一千零八十粒是包括了十法界的一百零八个数,而成为一千零八十粒。一百零八粒是表示单纯的一百零八种烦恼、一百零八尊佛的功德、一百零八种无量三眯等。因念珠的绳线代表观音,母珠代表弥陀,所以,经云:“不应越母珠,蓦过越法罪。”

在拉卜楞地区,最昂贵的念珠是珍珠、珊瑚、玛瑙、象牙;其次为檀香木、菩提树籽珠等,最下等的是用玻璃珠和塑料珠串成的念珠。一些僧人所用念珠用名贵的紫檀木或沉香木制成。珍珠、珊瑚、玛瑙、象牙念珠一般由活佛和高僧所有。由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得对佛教“真理”的觉悟,所以,菩提树在佛教僧俗眼里一直被视为“神木”、“圣树”,故信民特别喜欢用菩提树木制成的念珠,人人都为拥有这样一串念珠而深感自豪。拉卜楞地区僧俗所使用的念珠每串取数108颗,据说这108象征着藏文大藏经《甘珠尔》的108卷,也有学者认为这108又代表佛教108尊法身,即108个菩萨。念珠是拉卜楞地区最常见的佛教用品之一,它的最大用途是用其记日诵经咒、转佛塔、转经轮、磕长头之数目,另外可用其来进行占卜。信民们毎诵一篇(次)经咒,每转周佛塔、经轮,或每磕一次长头,就把放在身边的念珠拨一颗,这样可记清次数。在日常生活中,拉卜楞僧俗民众用的念珠,也常作为计数工具。因为拉楞乃至整个藏族聚居区自古以来没有使用算盘的习惯,人们在出售牛羊或购买货物时,就用念珠来计算账目,所以说,一串念珠就等于是人们手中的一个计算器或一把算盘。这样,随身携带一串念珠,既能随时进行祈愿礼佛,又能用其记数,解决目常生活所需,可算是一物多用。平时,信民除把念珠串缠于手腕或揣于怀中外,有时还将其戴到脖子上,经过装饰的念珠,五光十色,绝不亚于一串美丽的项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