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石雕菩萨像,由于菩萨像宝冠的正中雕刻有蝉纹,所以被命名为“蝉冠菩萨像”(见图)。 “蝉冠菩萨像”高120.5厘米,雕刻有巨大圆形头光。菩萨衣着得体,戴高冠、披帛带、着长裙;装饰也十分华丽,佩项链、嵌宝珠。菩萨像身躯修长,衣服略薄而贴体,衣褶密而不厚,整体呈现受北魏晚期影响的东魏造型,并有北齐薄衣透体的造像新风,距今约1500年。
“蝉冠菩萨像”作为佛教沿海上丝绸之路在山东地区传播发展的鼎盛之作,对于研究佛教文化的传播及山东地区佛教造像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佛教约于两汉之际传入我国,有陆路和海路两种传播途径。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是佛教由印度半岛传入我国东南沿海的山东、江苏等省进而传入中原,再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家的重要途径。早期的佛教传播中,有不少外国或中国僧人取道海上丝绸之路,他们在中国的港口城市停顿休整,有的干脆在当地修建寺庙以弘扬佛法,著名的有菩提达摩、法显等。地处沿海的山东,是中国最早出现佛教图像的区域之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十分兴盛,目前出土有大量造型精美、风格独特的佛教造像。 山东的佛教造像,充分利用了海上丝绸之路等交通条件,融合了东南亚、中亚等多地造像的艺术精华,体现出文化上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创造力。北朝时期,以造像题记分析,山东造弥勒佛像最多,并且单体菩萨像数量在佛教造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局部地区可达60%以上。“蝉冠菩萨像”上没有题记来证明其身份,但从面相到体态,都近于青州龙兴寺出土的东魏天平三年(536年)邢长振造释迦三尊像和尼智明造三尊像的胁侍菩萨。 有“蝉冠”的雕像在世界上十分罕见,至今只有在山东青州地区北朝石雕造像中发现两例,此尊菩萨像是其中保存较好的一例,弥足珍贵。“蝉冠”是指装饰有蝉纹的帽子,最早出现于汉代,是当时常伴皇帝左右的侍从官专门佩戴的帽子。魏晋南北朝时期,侍从官权力日益强大,甚至超过宰相,作为侍从官身份标识的“蝉冠”也日渐成为权贵的象征,为一般官员所追捧,以致“每朝会,貂蝉盈坐”。隋唐时期,“蝉冠”的佩戴有严格规定,局限在少数官员的范围内;唐代以后官员不再佩戴蝉冠。关于被明确为“蝉冠”的实物资料,最早当是山东出土的两件蝉冠菩萨石像,也曾发现多例晋代的蝉纹金牌,有人认为金牌是官帽上的蝉饰,但尚无确切的证据。 官员的帽子上为何装饰蝉纹?东汉人应劭认为蝉具有“居高饮絜,口在掖下”的特征,戴蝉冠被喻为韬光养晦、默默奉献。可见蝉冠的这种寓意应是以儒家道德为准则的。 菩萨是佛教信徒崇拜的偶像,菩萨像为何也装饰蝉冠?或许因为当时的僧侣将佛比拟人间皇帝,所以在佛的胁侍菩萨冠上雕饰蝉珰。从出土、脱壳,到升树、高鸣,蝉的生命象征着生命的复活和事物的循环。早在商周时期,青铜器上的蝉纹已十分常见。这一时期,人们将蝉视为自然界的灵物,并作为祭祀的对象,刻画在礼器上作为装饰图样,以此祈求四时风调雨顺,农作物丰收。到汉代,贵族墓葬中的墓主人口中常常含着一块玉,做成蝉形,除了相信玉能保持尸体不腐朽之外,还祈求尸体能像蝉一样复活过来。早期中国的道教更是以“蝉蜕”来比喻人类羽化成仙,蝉也成为仙界的灵物、不死的象征。中国早期佛教接受了本土民间神仙思想和道教观念,把佛和菩萨视为神仙,因此在菩萨冠上装饰蝉纹,也是佛教造像中国化的一个极好例证。 历经千年的磨砺与洗礼,“蝉冠菩萨像”作为青州地区南北朝佛教造像的经典,依然闪耀着造像鼎盛期的光芒。然而在菩萨睿智的微笑背后,还隐藏着一段曲折的故事。 1976年,山东省博兴县一位村民在挖土垫房基时,无意间挖出了一些佛像。这些佛像整齐地摆放在土坑中。县文物部门闻讯赶到出土地点时,很多佛像已经被村民当做石料挪作他用。经过几年的辛苦努力,文物工作者完成了对这批佛像的抢救、征集、修复等工作,最终获得造像、座等残件73件。“蝉冠菩萨像”就是其中一件,是当地的文物工作者用了三年时间先后三次从三个村民家中分别找到,之后拼接成为一尊断臂的菩萨像。然而,1994年7月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收藏在博兴县文物管理所的蝉冠菩萨像,竟不翼而飞,此后几年音讯全无,直至1999年12月,一件神秘的来信透露了“蝉冠菩萨像”的迷踪——中国社科院考古学者杨泓先生收到一件从广州匿名寄来的日本美秀博物馆展览图录,在印有“蝉冠菩萨像”的那一页,夹有国内考古期刊的复印件,其中一张白纸上写有“国宝”二字。原来,“蝉冠菩萨像”被盗后流转到英国文物市场,1995年被日本美秀博物馆花巨资购得,成为该馆的展览文物。确定为中国的被盗文物后,我国政府尝试用外交手段收回国宝,在国际友人的协助下,美秀博物馆同意无偿归还文物,并提出每5年去日本美秀博物馆展览一次的要求,中方答应了这一有利于双方交往和友谊的条件。2008年1月,在外流浪长达14年的“蝉冠菩萨像”终于回到故乡山东,入藏山东博物馆。 如今,“蝉冠菩萨像”静静地矗立在山东博物馆的展览大厅里,细细讲述着海外流浪和重返故土的曲折经历,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交流碰撞,“蝉冠菩萨像”依然面带微笑,表达着人们对世界和平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02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