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宋朝创建者刘裕,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元王刘交的21世孙。他的祖上于晋时南迁,移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市)。晋末,刘裕依靠军功得以控制朝政,他先为宋公,再为宋王,最后受晋禅(420年),建国号宋,“国号与爵名一以贯之,既显示着承接,也表明从受封某公的那一刻起,就预示着该公日后所要创建的某国。”宋国号承接的宋王、宋公之“宋”的由来,又与刘裕的老家彭城有关,彭城是“春秋之时宋土也”。
齐的得名则是应谶。齐朝创建者萧道成,祖籍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兰陵镇),是汉相国萧何24世孙。高祖萧整晋时南迁,南迁江南。宋末,萧道成掌管军国大权,先后得封齐公、齐王(四月),后来建国号齐,这等于把刘裕代晋的戏又重演了一遍。
不同的是,萧道成受封齐公时,还有一段小插曲。宋朝初议封萧道成为梁公,但一个叫崔祖思的大臣对他说,有句谶语叫“金刀利刃齐刈之”。这句谶语,来自北方十六国时的著名道士王嘉作的一首歌谣。据说王嘉所言谶记十分灵验,被称为活神仙。“金刀利刃齐刈之”,“金刀利刃”指宋国姓“劉”,“刈”就是剪除,而剪除“劉”者是“齐”。既然来自活神仙的谶语这么说,萧道成于是欣然顺从天命,开始了以萧“齐”代刘“宋”的行动,爵名、国号的“齐”也由此得以确定。同样为了应谶的还有梁。南朝齐梁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大齐自高皇帝萧道成建立政权之后,由于后代废帝萧昭业荒淫无度,从而被爷爷辈的萧鸾取而代之。但是,萧鸾夺取政权登基称帝之后,并没有改国号,而是延续之前大齐的国号。而到了萧鸾儿子萧宝卷的时候,同样也是昏庸,而被叔伯辈的萧衍把控朝政,到萧宝融的时候便取而代之。不同的是,萧衍登基之后便把国号改为“梁”。
“陈在中国历代国号中是个特例,国姓为陈,国号也为陈。”陈国号如此特殊之谜,在学界已经引起重视,有观点认为:陈朝开国者陈霸先的祖籍地颍川,本来在先秦“圣人”胡公满的范围内,胡公满的封国名就叫陈,陈国被楚灭后,子孙又以国为氏。陈霸先以始祖封国之名作为他所建皇朝的国号,也在情理之中。据《陈书》世祖本纪里记载:“天嘉三年春正月庚戌,设帷宫于南郊,币告胡公以配天。辛亥,舆驾亲祠南郊。”这里的胡公,指的是周朝诸侯国陈国的第一任君主——陈胡公,名字叫做妫满。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将长女大姬嫁给舜帝之后的妫满为妻,封于陈地,建立陈国。陈霸先说自己的远祖是东汉晚期太丘县的县令陈寔,世居颍川许县。而陈寔的远祖又可以追溯到陈胡公。
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民族融合成为一个特色。北朝人不仅接受了汉姓,还学着汉人的方式起名,不过,由于缺乏深厚的文化素养,名字往往起得随意率真,比如什么杨大眼、闾大肥、傅竖眼、卢丑、孙小、王络儿等,颇具生活情趣。南朝人,士族大家居多,讲究门第之风盛行,“士、彦、之”等字眼很受垂青,例如,着名的王羲之家族,还有祖冲之、裴松之等。这个时期,佛教风靡一时,名字中的佛家语也颇为多见,如“昙生、僧荣、法真、慧修”等。
为什么两晋南北朝的人名盛行用“之”字呢?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在这种情形下,不但不同姓氏有高低贵贱之别,就是同一姓氏的士族集团内部不同宗族间也有贵贱、尊卑之分。门阀世族内部按家族血缘关系区分,区域性的世家大族又有“郡姓”、“吴姓”、“侨姓”、“虏姓”之分,不同地区都有“历史着名”的家族为代表。南人名中用“之”字,由来已久,如两周时期的介之推、烛之武、舟之侨、宫之奇等。其时“之”介于姓与名之间,作语助词,无义,此见前述。到了两晋南北朝(主要是南北朝)时期,“之”在人名中的应用可谓数不胜数,似乎成了当时一种时尚。但其用法与两周不同,两周是将“之”嵌于姓、名中间,而南北朝的“之”则用于姓名之末,如王羲之、王献之、顾恺之、祖冲之等。这与道教正一派的前身“五斗米道”密切相关。五斗米道是东汉顺帝年间,由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今四川崇庆县境)创立的,主要在农民中秘密传播,凡人教者须出五斗米,又礼拜五斗星,故称“五斗米道”。因尊张陵为天师,又称“天师道”。奉老子为教祖,以《道德经》为经典,教人奉道悔过,以符咒为人治病。曾在四川一带建立24个教区,置“祭酒”(道徒中的骨干)以领道民(初学道的人,名为“鬼卒”)。张陵之孙张鲁还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统治汉中近30年(后降曹操)。从此,五斗米道广为流传。西晋后,五斗米道开始分化,一部分仍在农民中从事秘密活动,一部分则在各地土族大姓中传播。东晋时,孙恩、卢循借该教起义。北魏时,北方嵩山道士寇谦之,与南朝时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分别对五斗米道进行革新整理,建立南北天师道,不再称五斗米道。唐宋二代,南北天师道逐渐合流,到元代都归并于道教的正一派中。五斗米道对两晋南北朝的取名用字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这就是人名中“之”字的盛行。据陈寅恪的研究,“之”字是五斗米道中用于道徒名字的暗记;南北朝“最重家讳,而‘之一道’等字则在不避之列”。
儒家文化逐渐形成以“仁”为特点的文化结构形态。即把客观伦理化后作为识知对象,以探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伦理和谐为目的。人的价值通过“内省”表现,讲究社会性、重内省。在这样的民族文化背景下,人们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含蓄朴实,中庸节制,谦恭有礼,讲求温柔敦厚,含而不露,以谦和、深沉为美。封建伦理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和五教“父义、田慈、兄友、弟恭、子孝”还普遍被人们所遵从。南北朝时期儒学不但没有中断,相反,却有较大发展。所以《南史》《北史》中俱列有《儒林传》,封建儒家思想仍大行其道。所以这一时期见于正史上的人名用儒家字样者仍为时尚,名字中流溢出浓烈的封建儒家礼教色彩。常用的字如仁、义、礼、智、信、忠、孝、诚、敬、温、良、恭、俭、让等等。《魏书·和其奴传》:“太安元年,诏群臣议立皇太子名。其奴与司徒丽等以为宜以德命名,帝从之。”(993页)从这里就反映出了君臣命名的意向,体现了儒教中君主应以德治天下的主张。君主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南朝就有任忠、孙谦、殷景仁、赵知礼等。北朝就有庾信、张景仁、吕思礼、王仁荣、马敬德等。名如此,字亦然。晋周觊字伯仁、潘岳字安仁、庾统字长仁、王修字敬仁。南朝有谢裕字景仁、孔靖字季恭等,其他还有崔亮字敬儒、房晖远字崇儒、明克让字弘道等。从这些人名的选词用字当中就可窥见封建儒家礼教色彩浓郁。与政治上、观念上提倡仁义道德,崇尚礼乐忠恕相应,儒家思想还十分讲究行为上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人们常利用名与字并存的特点,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折中,以求中庸与和谐。
南北朝人名受佛教的深刻影响。佛教在两汉之际由印度通过中亚细亚传人中国,经过逐渐的适应,缓慢的流传,到东晋十六国时趋于繁荣,南北朝时出现了众多教派,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传播。南朝的宋文帝、梁武帝等都大力扶持佛教,梁武帝几乎把佛教抬高到国教的地位。北朝虽曾发生过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两次“灭佛”事件,但事后其他帝王建寺院、凿石窟、资助译经等仍不遗余力。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信佛诵经,朝野风从。据史载,南朝梁代佛教最兴盛时佛寺多达2846所,僧尼多至82700余人。北朝至魏末僧尼竟有200余万人、寺庙3万余座。南北朝时由于佛教盛行,有关佛教的词十分流行,当时不少佛教徒喜欢用梵语取名或字;有的人并非信佛,因世风影响,也喜用梵语取名。于是你“僧哥”我“佛助”,与在此时盛行的五斗米道取名崇尚“之”字一样,成为一时之风。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五有“元魏时人多以神将为名”一条,记云:“北朝时人多有以神将为名者。魏北地王世子名钟葵。元叉本名夜叉,其弟罗本名罗刹。孝文时又有阉人高菩萨;尔朱荣子,一名叉罗,一名文殊。梁萧渊藻小名迦叶。隋时汉王谅反,其将有乔仲葵。隋未有贼帅宋金刚。唐武后时,岭南讨击使上二阉儿,一日金刚,一日力士,即高力士也。”赵翼所举的名字,都与佛教有关(钟葵即钟馗),而且以佛教人名或术语为名的人,北方南方都有,如萧渊藻即为南方人。据语言学家吕叔湘的统计(《中国语文》1988年第4期),从晋到隋见于正史纪传所录之人名中,与佛教有关的人名举不胜举,人名直接袭用佛教人名或术语者有以下36个:瞿昙、悉达、菩提、菩萨、罗汉、弥陀、文殊(师利)、普贤、药王、罗侯(罗云)、迦叶、目连、须拔、须陀、须达、难陀、耶输、舍利、檗陀、薄居罗(居罗、俱罗)、毗罗、勒叉、提婆、修罗、夜叉、罗刹、伽陀、沙罗、摩诃(摩诃衍)、毗卢、陀罗尼、婆罗门、沙门、沙弥、三藏、三宝。以上这些人名中,有不少都是一名多人,如文殊(师利)(按:文殊师利Manjusn,简称文殊,是佛教有名的菩萨),南齐有王文殊(《南齐书》卷五十五),梁王训小字文殊(《南史》卷三十二),魏尔朱荣的三子叫文殊(《魏书》卷七十四),北齐有刘文殊(《北齐书》卷十三),隋杨异字文殊(《隋书》卷四十六),陈宣帝陈顼小字师利(《陈书》卷五)。以上是人名符号全部采用佛教人名或术语的。南北朝时期的人名中还常引用与佛教有关的一个字取作人名,常见的有佛、僧、昙、法、道五字。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者”或“智者”。南北朝人名里带“佛”字的数不胜数,如宋有韩佛荣、段佛荣,又褚淡之小字佛;南齐有张佛护;后秦姚泓的儿子叫佛念;北齐魏收小字佛助;等等。僧是“僧伽”的简称,用“僧”取名者,不但有男子,而且还有女子,如晋谢尚的两个女儿分别叫僧要、僧韶,王讷的女儿叫僧首(见《世说新语》)。甚至有父子数人都以“僧”为名而不讳的,如南朝书法家王询的孙子辈有僧达、僧谦、僧绰、僧虔,曾孙辈有僧亮、僧衍、僧佑。据日本《东洋史研究》3卷6期、4卷12期载,南北朝人名中所见佛教语,计有带“僧”字者122人,带“昙”字者39人,带“佛”字者24人。这种取名方法一直影响到隋唐。如唐朝诗人王维,字摩诘,即取自梵语“维摩诘”。
据统计《晋书》传主中含之者有25人如王羲之、刘牢之、顾恺之等《宋书》中最多共有77人著名者如刘穆之、裴松之、颜延之等《南齐书》中有13人如祖冲之、顾宪之等《梁书》有11人如陈庆之、陈伯之等《陈书》有3人《魏书》有16人如韩延之、司马休之等。再看道字《晋书》有2人《宋书》有17人如檀道济、刘道隆等《南齐书》有2人《梁书》有2人《陈书》有1人《魏书》有15人如郦道元、崔道国等《北齐书》有4人。名僧者《宋书》有4人《南齐书》有6人《梁书》有4人《陈书》有1人《魏书》有3人。名玄者《晋书》有6人如桓玄、谢玄等《宋书》有1人《南齐书》有2人《魏书》有5人《周书》有2人。名法者《宋书》有5人《南齐书》有2人《梁书》有1人《陈书》有2人《魏书》有3人《北齐书》有2人。名为慧者《南齐书》有2人《梁书》有1人《魏书》有1人。名为元者《宋书》有2人《梁书》有2人《陈书》有3人《魏书》有3人《北齐书》有2人《周书》有1人。由此看出,名之者在晋宋时期最多,名道者在宋和北魏较多,其他名各朝间而有之数量不多,但均能有所反应。 从南北朝人名特点中可以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某些文化特征,如家族观念的加深伦理风气的转变,儒、道、释的深入人心。
一、陈霸先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陈霸先出身低微,受萧暎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掌权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永定三年(559年),陈霸先驾崩,年五十七,在位三年。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
用自己的姓氏作为国号的是谁?历史上,用自己的姓氏作为国号的只有一个,就是南北朝时期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就给自己建立的朝代取名为“陈”。陈霸先,出身贫寒,但他天生一副帝王标配的“异相”——额头是隆起的,手长是过膝的。运气更好的是,这种万中无一的帝王苗子还真有人识得,梁武帝萧衍的侄子萧映看出陈霸先天异象,并认为他将来肯定大有作为。陈霸先是平民出身,和汉高祖刘邦一样,虽然出身贫寒,但却有雄心壮志,平时在干完农活之后,经常读兵书,而且还多次勘探地理地形。这些丰富的阅历和渊博的知识都给后来陈霸先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陈霸先被梁武帝萧衍所赏识,当时侯景叛乱,声势浩大,最后还是陈霸先率兵平定,平定战乱之后,陈霸先拥立萧方智为皇帝。不久之后又篡位自立,建立了南朝陈政权,用很短的时间稳定了江南局势。陈霸先登基之后励精图治,锐意改革,使陈政权蒸蒸日上。可惜再牛的老子也比不过一个败家的儿子。陈霸先死后,其子陈叔宝整日沉迷于酒色,不问政事,不久之后便被隋朝灭亡。可怜陈霸先一代雄主到头来却被自己的儿子坑了。陈在中国历代国号中是个特例,国姓为陈,国号也为陈。”胡阿祥说,陈国号如此特殊之谜,在学界已经引起重视,有观点认为:陈朝开国者陈霸先的祖籍地颍川,本来在先秦“圣人”胡公满的范围内,胡公满的封国名就叫陈,陈国被楚灭后,子孙又以国为氏。陈霸先以始祖封国之名作为他所建皇朝的国号,也在情理之中。
“觱费井泉,浴帝始诞”预示陈霸先的出生?用八个字概括叫“觱费井泉,浴帝始诞”。相传,陈霸先出生时天气寒冷,家里水却烧不开,突然啊,院子里的井水喷涌而出,而且还是带有一定的温度的。这给小孩子洗澡刚刚好,因此大家都说是下箬里的水龙王显灵了。日后陈霸先身体倍棒、又做了皇帝,大家都觉得是这口井的功劳,称这口井是圣井,保留了下来。
陈霸先有勇有谋,加上受人赏识,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先是平定了交州叛乱,解决了自立为王的李贲,548年,南北朝出现史上最大叛乱,史称“侯景之乱”。叛军攻破梁都,连萧武帝萧萧衍都被活活饿死。陈霸先率领部下投靠了湘东王萧铎帐下,与大将王僧辩共同讨伐侯景。552年,陈霸先大破叛军,平定了叛乱。之后,王僧辩屈服于北齐,迎北齐傀儡萧渊明为帝。陈霸先先发制人,突袭杀了王僧辩,立萧方智为帝。王僧辩死后,南朝政治格局混乱,陈霸先凭一己之力扫清王僧辩余部,并击退了趁机讨伐的北齐。此后陈霸先征战南北,又把支离破碎的南朝揉在了一块。
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建立大陈,自己做了皇帝。陈霸先出身贫寒,能做到皇帝也是极为不易。他最大的遗憾应该就是人丁不兴,唯一长大的儿子被扣押在北周作为“质子”,到死也没有回来。所以陈霸先不得把地位穿给自己的侄子。虽然陈霸先自立为王,被人所不齿,最后也被政敌之子挫骨扬灰。但不得不说,如果没有陈霸先,南朝可能早就提前结束了,中国即将进入东(北齐)西(北周)争霸的格局。陈霸先在南朝风雨飘摇的时候力挽狂澜,生生为南朝续命三十余年,也是殊为不易。
陈霸先
二、拓跋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是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生母李夫人。北魏第七位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
自己改名的帝王?我国历史上曾有位鲜卑族帝王向汉文化学习,将自己的名字拓跋宏改名元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即北魏第七位皇帝魏孝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本姓“拓跋”,名宏。是拓跋弘的长子,471年—499年在位, 为北魏第七位皇帝,谥号孝文皇帝。拓跋宏即位时仅5岁,改年号为延兴。由于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在被立为太子时,生母即被赐死,由祖母冯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即位时年纪太小,由祖母冯太后执政,对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化的改革,孝文帝便受此影响。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他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拓跋宏为何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一代孝帝?拓跋宏天性聪颖,小小年纪就懂得孝顺父亲。他四岁那年,父亲拓跋弘身上长了个大脓包,那个疼呀。拓跋宏就亲口给老爹吸出脓水,没多久,脓包就好了。为此,举国上下都惊奇了好一阵子。老爹拓跋弘心里乐坏了,总算找到理由可以退位了。在第二年,他下诏传位于幼子,自己正式退休。谁知道即位那天,拓跋宏小朋友在自己大喜的日子却哇哇大哭,老爹就问他是不是想吃糖了?他回答了一句:“代亲之感,内切于心。” 孝文帝一心为天下所考虑,趁南方内乱之时大举南征却无功而返,并染病很久依旧坚持上朝处理国事,后病情恶化英年早逝,享年33岁。孝文帝一生为人存仁德之心,及时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都可以一一原谅,其胸襟之豁达为人之仁德在历朝历代君王之中世所罕见,而且他的改革意义重大,极大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公元496年,孝文帝改帝室拓跋氏为元氏,北魏太祖以来的作大著姓,皆改为汉姓;在通婚方面,孝文帝下令禁止鲜卑同姓内部通婚的陋俗,并且孝文帝自己带头积极倡导和推行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姓通婚,他自己即以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之女,以充后宫,又以陇西李冲之女为夫人,孝文帝众多兄弟和一些鲜卑贵族亦娶汉家女为妻为妾,这样通过异族间的通婚关系,进一步融合了鲜卑族与汉民间的关系,也使鲜卑贵族和汉人名望士族紧密的结合起来了,不仅消除了双方存在的民族予盾,而且使二者血统达到融合,支持北魏的封建政权的统治。这些举动使鲜卑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大大的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孝文帝
三、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南天竺人,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始祖,印度禅宗第二十七代祖师般若多罗尊者大弟子。菩提达摩(Bodhidharma)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与宝志禅师、傅大士合称梁代三大士。于中国南朝梁武帝时期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阳,后卓锡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传衣钵于慧可。后出禹门游化终身。著作有《少室六门》上下卷,包括《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6种。还有敦煌出土的《达摩和尚绝观论》、《释菩提达摩无心论》、《南天竺菩提达摩禅师观门》等。梁武帝萧衍亲自撰写“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的碑文。
1、菩提达摩为何名垂青史?菩提达摩被称“中国禅宗先祖”?他是南天竺人,属婆罗门种姓,也有说他属于刹帝利种姓的。种姓是印度古代的一种社会阶级制度。印度社会共有四大种姓,即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商人和农民)、首陀罗(无技艺的劳动者和奴仆,或称不可接触者),可见达摩的社会地位是高贵的,传说他是香至王的第三子。他自称是释迦牟尼的第28代徒孙,即是印度禅宗的第28代祖。 “禅悟”中说过中国以释尊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为其滥觞。迦叶以后,经阿难等凡二十八人至菩提达磨,是即本宗西天二十八祖。菩提达磨于梁武帝普通年间(520~527)自南天竺抵建业(今南京),传本宗入我国,故亦为我国禅宗初祖。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他主张顿悟法要“见性成佛”自初祖达摩祖师起,皆指人心,不拘修行。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北宗神秀是以“坐禅观定法“为依归,渐进禅法,渐修菩提。所以称之为“渐悟”。南宗惠能大师是以“即心即佛!”“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依归。不拘泥”坐禅“”观定"与否即成佛道!所以称之为“顿悟”。《达摩六代祖师图》描绘了禅宗自菩提达摩以下六代祖师的形象,如佛传故事画,将不同时期的六位祖师巧妙安排,同绘于一卷内,将禅宗在中国发展的源流,简要地勾出了线索。 浅设色绘禅宗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六祖师像。每组人物以树石流水相隔,均有小楷书题字。树石用颤笔绘成,人物形象传神。卷末有“西湖静庵为普顺居士写”楷书款。静庵为戴进(公元1388~1462年)号,戴进字文进,钱塘人,曾入宫作画,因受排挤而返回故里以卖画为生。其绘画上追南宋院画,为浙派创始人。此卷后有祝允明及唐寅等跋,曾经《秘殿珠林·续编》著录。禅宗,佛教中教外别传的一支,以灵山法会上的"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开其法门。梁大通元年(公元527年),印度禅师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因与梁武帝法缘不合,遂渡江至少林寺,面壁修炼。慧可为求佛法,雪中断臂,因此得达摩真传,成为禅宗二祖。慧可又传衣钵与僧璨,是为三祖。又传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弘忍大弟子神秀传教于北方,禅宗由是分为南北两宗。"南宗"主顿悟,"北宗"讲渐修,因称"南顿北渐"。在慧能南禅分为禅门五宗后,"北宗"衰微下去。 从菩提达摩到六祖慧能的发展历程,其实正是禅宗由有印度特色的教派逐步走向中国化的过程。
2、达摩西来一字无”的出处?达摩西来一字无”出自《禅宗七祖谈禅》。全诗为“达摩原来天外天,不讲佛法也成仙。万卷经书都不用,单提生死一毫端。神光原来好讲经, 智慧聪明广传人。今朝不遇达摩度, 难超三界了死生。达摩西来一字无, 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 笔尖蘸干洞庭湖。”这是一首广为传颂的佛门偈颂,极言返观内照,观心自在,即心即佛的般若风光,说的是佛性就在我们心头,不假外求,而且佛法不是光用来纸上谈兵的,是完全可以用来实践、应世的。在印度有一王舍城,城郊有一灵鹫山,一天,娑婆世界大梵天王把一枝名贵的金菠萝花献佛,并请世尊“若有未说最上大法,为我及末世行菩萨人,欲行佛道凡夫众生,布演宣说。”世尊释迦牟尼佛接过金菠萝花,面对八万四千众,只捻花却不语,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知其会意,便将“未说最上大法”传之,世尊乃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別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就是禅宗心法的由来,禅宗心法在印度传了28代,迦叶尊者为其始祖,菩提达摩为印度最后一代禅宗祖师,即第28代祖师。其时,印度佛教逐渐衰微,而东土中国正值梁武帝大兴佛教之时,于是,公元520年,达摩祖师从南印度渡海来中国,先到广州,后到河南嵩山少林寺。达摩在印度为禅宗第28代祖师,到中国就成了禅宗的始祖,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六祖后再无传承。 “达摩西来一字无”是说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中国没有带来任何经卷,带来的是世尊的“最上大法”“正法眼藏”,即“以心传心”的佛法——禅法。“全凭心意用功夫”是说万象生心灵,心灵超万象,境随心转,以心转境,万法唯识,万界由心。达摩初到少林讲法,面对僧众一言未发,后面壁九年,也是未发一言,既不讲经卷,也不说话,而是“以心传心”,“直指人心。”比如后来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就不识字,但是他吟出了一首堪称禅宗高度总结的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用"顿悟"来讲述禅宗,随时随地,讲究的是内心的理解和明净。
3、一苇渡江:有诗云:“渡江一苇浪花飞,九载跏趺坐翠微。面壁已知僧入定,巢肩亦是鸟忘机。无生色相俱成幻,有漏人天总悟非。何事宋云葱岭见,少林风雨怅西归。”有一天,达摩向他的师傅求教说:“我得到佛法以后,应到何地传化?”般若多罗说:“你应该去震旦(即中国)”。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修建了很多寺院,布施供养僧众。梁武帝见达摩后问道:“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数,有何功德?”达摩答道:“并无功德”武帝惊问道:“何以并无功德?” 达摩答:“这只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武帝又问:“如何是真实功德?”尊者道:“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武帝再问道:“何为圣谛第一义?” 达摩答:“廓然浩荡,本无圣贤。”武帝与照明太子等都是持论二谛的;立真谛以明非有,立欲谛以明非无,所以尊者用“廓然无圣”一句回答武帝,武帝错会祖意,对于“廓然无圣”却作人我见解。连连碰壁,萧衍未免烦躁,舌锋一转,盯着达摩蓦然厉声抛出一句妙问:“在朕面前的到底是个什么人?”达摩答得更绝:“我也不认识。”武帝不省玄旨,不知落处,因他们彼此说话不投机,达摩尊者便离开江南,一苇度江之魏。对佛学的认识二人因有分歧意见,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了。
达摩去后,听讲的群众有人对神光说:“刚才那个人你知道他是谁?他就是印度高僧菩提达摩,精通佛法,学识渊博。”神光听了以后,感到惭愧之极,师父到了跟前,刚才自己太没礼貌了。于是他就赶快追达摩,赔礼道歉。达摩在前边走,神光在后面紧追,一直追到长江岸。达摩急着过江,停立江岸,只见水域茫茫即没有桥,也没有船,连个人影也不见。这怎么过江呢?达摩十分焦虑。谁知“天无绝人之路”。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长的许多芦苇,达摩他把摘得的一根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达摩过江以后,手持禅仗,信步而行,见山朝拜,遇寺坐禅,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到达了嵩山少林寺。达摩看到这里群山环抱,林茂密,山色秀丽,环境清幽,佛业兴旺,谈吐吻洽。心想,这真是一块难得的佛门净土。于是,他就把少林寺作为他落迹传教的道场。广集僧徒,首传禅宗。在嵩山五乳峰中峰上部,离峰顶不远处有一天然石洞。相传达摩在此五心朝天,参禅入定九年。离开时,石头上竟然留下了他面壁的形象。自此以后,达摩便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祖庭。现在少林寺碑廊里还有达摩一苇渡江图像碑。古人有诗赞日:
路行跨水复逢着,独自凄凄暗渡江。
日下可怜双象马,二株嫩桂久昌昌。
唐寅达摩一苇渡江图
四、檀道济
檀道济(?-436年4月9日) ,高平金乡(今山东金乡县)人。东晋末年将领,南朝宋开国元勋,左将军檀韶之弟。
1、檀(Tán)姓的姓氏来源?据《通志·氏族略三》引《风俗通》所载:"檀氏,齐公族有食丘檀城,因以为氏。" 源出有三,《左传·成公十一年》:"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为温司寇,与檀伯达封于河。"古代"河"之治所怀县,位于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第二种说法来自南宋郑樵撰《通志·氏族略》,认为檀氏因居住鲁国瑕丘檀城而自称"檀"氏:"齐公族有食瑕丘檀城,因以为氏。"同时指出,瑕丘在鲁而不在齐国,因此猜测:"或齐公族奔以鲁者。"第三种认为檀氏为姜太公后代。唐封演著《封氏闻见记·武监》记:唐朝开元十九年(731年)"置先师太公庙,京兆功曹卢若虚录太公之后姜氏等四十八姓,刻石为记"。著名人物有檀子,檀弓,檀道济,檀武臣等。《宋书》中详纪了檀道济的生平事迹,并总结道:“史臣曰:夫弹冠出里,结组登朝,道申于夷路,运艰于险辙,是以古人裴回于出处,交战乎临岐。若其任重于身,恩结自主,虽复据鼎承剑,悠然不以存殁为怀。当二公受言西殿,跪承顾托,若使死而可再,固以赴蹈为期也。及逢权定之机,当震主之地,甫欲攘抑后祸,御蔽身灾,使桐宫有卒迫之痛,淮王非中雾之疾。若以社稷为存亡,则义异于此。但彭城无燕剌之衅,而有楚英之戮。若使一昆延历,亦未知定终所在也。谢晦言不以贼遗君父,岂徒言哉!”
2、成语“自毁长城”的出处?南北朝时期,北方是强大的鲜卑拓跋氏建立的北魏帝国,南方是刘裕代东晋建立的刘宋帝国。南北朝时期,宋国大将檀道济,写下《三十六计》的名将,因为名声太高,左右部将又都骁勇善战,皇帝很不放心,在一些大臣的挑拨,把他骗到京城建康想除掉他。宋之大将檀道济,一个身经百战,被皇帝赐死时,愤怒地把帽子摔在地上,两眼冒火骂道:又气又恨一口喝下一斛酒(一斛能装五斗米),大吼道:"你们这样做是自毁你们的万里长城啊!"万里长城代表一人抵一国的将军,就是始于檀道济。人们常把自己削弱自己力量,自己挖自己墙脚的现象称为自毁长城。唐代大诗人刘禹锡作诗缅怀檀道济写道:“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3、《三十六计》原作者考证?如果让大家把《三十六计》的每一个计策都背出来可能有点为难,但是关于“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个说法肯定百分之百都知道。前些年春晚赵本山和范伟的小品中,范伟说了好几个计策,赵本山说“一个厨师不看菜谱看上兵法啦”,其实,这些计策都“三十六计”。还有歌星蔡依林的名曲《爱情三十六计》其实也是套用了“三十六计”这个词汇。可以说,《三十六计》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是家喻户晓的词汇。《三十六计》又叫三十六策,指的是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分为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六套战法,每套战法又含有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关于《三十六计》的作者与成书,学界众说纷纭。其一是认为此书是春秋时期军事家孙子写的,不是经常说“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吗?孰不知《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两本书。《三十六计》是从孙子兵法等古代兵法中总结出来的,每一计后面有解说,解说后面有按语,大多引用了宋代以前的战例和孙武、吴起、尉缭子等兵家的精辟语句;其二作者是南朝的开国将领檀道济;其三《三十六计》没有真正的作者,三十六个计谋,大部分来自孙武的作品《孙子兵法》中,是由后人在研读《孙子兵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部分计谋则来自后人对部分近代或当代战役想出来的。从事姓氏和姓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杨易程在《中国姓名学》中认为檀道济才是《三十六计》真正作者。理由摘录如下:一是《三十六计》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王敬则是南朝齐国将领,生于435年,卒于498年,也就是说生于檀道济死的前1年。书中记载:“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夫子唯应急走耳。”意为败局已定,无可挽回,唯有退却方是上策。此语被后人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也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一语。而其中的檀公就是南北朝时宋朝著名将领檀道济。檀道济祖籍高平金乡,据考证即今济宁金乡县卜集乡檀庄人;生于何年不详,死于436年。他智勇兼备,屡建奇功,史书中有“优俘善卒”、“唱筹量沙”等事例和“乃坏汝万里长城”之名言。而檀道济“唱筹量沙”之处就是发生在古代济南。二是是根据2003年在山东济宁发现的一件隋朝玉简得来的。玉简66件,皆长24厘米,每件皆阴刻小篆文字,起为“三十六计”,末署“开皇十六年十一月一日,何震刻”,书法工整古雅。据专家考证,玉简是隋代开皇年间之物,首片上就刻有“三十六计”四个字。这一发现把《三十六计》的成书时间向前推了足足一千年。故宫博物院周南泉研究员鉴定认为:此《三十六计》玉简册书法古雅,刻工极佳,内容真实可信,确属隋代玉书,很罕见,有很高的文物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可以确定檀道济所著。三是檀道济作为一代名将,熟读兵书,精通谋略,完全具备着书立说的素质和实践基础。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战乱,又将我国古代军事战术理论推向新的高峰。檀道济作为这一时代优秀军事家的代表,总结大量的军事实践活动,成就《三十六计》是符合时代背景及其要求的。因此可以认为《三十六计》作者是檀道济无疑,而总说和每计的“按”可能是后世的一位深谙兵法理论、精通易经、满腹经纶的人加上去的。
檀道济唱筹量沙
五、祖冲之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冲之的成就不仅限于自然科学方面,他还精通乐理.对于音律很有研究。祖冲之又著有《易义》《老子义》《庄子义》《释论语》等关于哲学的书籍,都已经失传了。文学作品方面他著有《述异记》,在《太平御览》等书中可以看到这部著作的片断。
祖冲之名字的含义?"祖"字本义为“给力的先人”。形声字,从示,从且,且亦声。“示”指“先人”;“且”本形为“男根”,本义为“生育”,引申义为“增加人口”“增加帮手”“增加力量”,一般用为“加力”“给力”。“示”与“且”联合起来表示“给我们子孙力量的先人”。“祖”字本为陶罐之形,仰韶文化有不少祖先陶罐,并有将陶罐上部塑成人头状,大概是装尸骸用的,故后人以陶罐状之“且”为祖先之且。“祖”给子孙力量的主要表现就是:给子孙以众多的堂兄弟或族人。一旦有事,这些亲戚就会看在同祖同宗的份上伸出援手。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追求清高,起名讲究高雅,盛行以之命名。
为什么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 环形山是月面上最显著的地貌特征。环形山多以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为了纪念祖冲之的功绩,1967年,国际天文学家联合会把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环形山”,将小行星1888命名为“祖冲之星”。祖冲之一生钻研自然科学,其主要贡献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三方面。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直到16世纪,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才打破了这一纪录。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孙行者与祖冲之?1932年,国学大师、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教授主持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在国文试卷上加了一道对联题,出联是:孙行者。此题大出众考生意料之外,许多考生只好胡对一通,有对“猪八戒”的,有对“唐三藏”的,甚至有人一气之下对了个“王八蛋”。一位名山刘子钦的考生对的“胡适之”,得了满分。胡适之即胡适,当时大名鼎鼎的文化名人。此对中,“胡”对“孙”为谐音借对,暗指猢狲。还有一个对“王引之”的,也得了高分。王引之,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学者,高邮人,与其父王念孙世称“高邮王氏父子”。但陈寅恪的标准答案据说是“祖冲之”。这副对联是:孙行者; 祖冲之。好一个千古绝对!“祖”对“孙”,姓氏对姓氏,又是辈分上的名字对;“冲”对“行”,动词对动词;“之”对“者”,文言虚词相对。真乃天造地设,无懈可击。有好事者为此捏了两句诗,曰:天生一个孙行者;地生一个祖冲之。
祖冲之(网络图)
六、贾思勰
贾思勰(xié),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生平不详,曾任高阳郡(治高阳,今属山东临淄)太守,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约在北魏永熙二年至东魏武定二年间(533~544),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贾思勰为何尊称农圣?约在北魏永熙二年(公元533年)至东魏武定二年(公元554年)间,贾思勰分析、整理、总结,写成农业科学技术巨作《齐民要术》。 全书凡10卷92篇,11万多字,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农、林、牧、副、渔等农业范畴。书中引用了100多种古代农书和杂着的内容,使《汜胜之书》、《四民月令》及《陶朱公养鱼经》等一些佚失着作的部分内容得以保存下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该书自出版后,受历朝重视,传遍海外后亦被常成为研究古物种变化的经典,达尔文研究进化论时,曾参考一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有说此书正是《齐民要术》。
是什么让让贾思勰名垂千古?贾思勰(约54O年左右),因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而知名于后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这位杰出的农学家就是北魏时期的山东人。他曾担任过北魏高阳(今山东桓台东)太守。因其生活的年代,社会动荡、战乱频仍,正值北魏由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走向经济衰落、政治腐败的时期,故而他深感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生活对巩固政权实为必要。因此,他十分注重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的总结。自高阳太守卸任后,贾思勰就开始致力于农学研究,足迹遍至今河南、山西、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归来后,与普通老百姓一样,居家亲自参加农业和畜牧业劳动,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在农业实地考察期间,贾思勰虚心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请教和学习,并积极收集许多民间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谣谚,取其精华,剔其糟粕。如当时民间流行这样一种说法:“立秋后种小豆,即使叶子小得像刚长出来的荷叶,只有铜钱大,照样可以收到豆子。”他通过实地考察后指出,这只是针对适宜晚种的特殊年头说的,不能当成普遍的种植规律。在亲自参加农牧业生产期间,他也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如有一年,他养了200只羊,可是因为没能贮藏足够的饲料,不到一年的时光,羊群就死了一大半,剩下的羊也大都瘦弱不堪,且羊毛短没有光泽,身体上也长满疥疮。起初,贾思勰并没有找到羊群死亡的真正原因。只简单认为家里不适宜养羊,同时还怀疑可能是瘟疫所致。后来,在请教了有经验的老农后,终于弄清了羊群的真正死因。加上自己的细心观察和大量实践后,他最终总结出一整套养羊、剪毛、治疗羊病,以及加工羊乳、制取酥酪的方法。为丰富自己的农学知识,他还阅读了大量农业典籍,但他并不迷信书本,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印证书本上的知识,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西汉农学专家汜胜之在其《汜胜之书》中曾记载种植黍子的密度为“欲疏干禾”。贾思勰通过亲自种植,对比了稀植依靠分孽和密植依靠主茎的利弊得失,否定了汜胜之的稀植主张,指出种植黍子,密植比稀植要好。
贾思勰经过十余年的(约533—544年)的时间,“采捃经传,爱之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号曰《齐民要术》。”这部书分正文十卷,九十二篇,共十一万字。此外还有《自序》、(杂说》各一篇。这部书内容广泛,涉及农、林、牧、副、渔业各个方面,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百科全书式的农书,也是世界农业科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珍贵典籍。它对我国隋、唐以后农业的发展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均产生了重大影响。元代司农司编的《农桑辑要》、王帧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清代的《授时通考》等综合性农书的成书显然都受到它的深刻影响。同时,《齐民要术》在世界上也是一部产生最早、影响深远的农学著作,它曾对日本一些农业科学家产生很大影响。
贾思勰为何把著作命名为《齐民要术》?从字面意义上讲,齐民,平民也;要术,重要的策略、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所有百姓耕种之时的重要书籍。正如作者自己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xi希,即醋)醢(hai海,用肉、鱼等制成的酱),资生之道,靡不毕书。”实际上是一部反映当时农业和人民日常生活的百科全书。贾思勰给这部书起名为《齐民要术》,就是指它是以传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方法的一本书,具有深刻的含意。
贾思勰
七、刘 勰
刘勰(约465年—约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刘勰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东宫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刘勰怎么读?勰的读音是xie,音调是二声,就和“协”字的发音一样。勰字是由三个力加一个思组成的,三个力加起来的意思就是合力,也就是俗话理解的人多力量大。思,就是考虑的意思,那么这个字的大体意思就出来了,众人合力可以思考解决许多问题,那么这个字被用来当刘勰的字有什么含义呢?放在刘勰身上就体现了刘勰和同伴合作的精神,因为刘勰从小就是孤儿,很早就去了寺院,寺院里的僧人自然很多,刘勰和他们相处的十分愉悦,他们还会一起学习,更写有关佛学经书方面的知识。逐渐刘勰对文化及佛学了解越来越透彻,最后他编写了至今仍受到赞赏的著作,我想他有这么大的成就,和在寺院对知识的积累有很大的关联,这些成就又可以总结为是他和同伴的一起刻苦学习,所以这个勰字用在刘勰名字里表现出来的含义十分到位。其实了解勰字的读音是不难的,首先,先把它的结构搞清楚,是左右结构,然后根据各自的含义,三个力就是合力的意思联想到协作的协字。
刘勰为何把著作命名为《文心雕龙》?《文心雕龙》写成于齐代。就其本来意义说,这是一本写作指南,而不是文学概论。书名的意思,“文心”谓“为文之用心”,“雕龙”取战国时驺奭长于口辩、被称为“雕龙奭”典故,指精细如雕龙纹一般进行研讨。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讨论的对象,是广义的文章,但偏重于文学。心,在刘勰看来是一个美好的字眼,和“文”搭配起来,言说为文之用心;且用“心”字入书名已有先例,比如楚国的涓子有《琴心》,还有属于儒家的王孙有《巧心》。刘勰解释道:“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个命题并非刘勰首创。陆机《文赋序》就说过:“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其用心。”不过,刘勰对“文心”的理解,恐怕要比陆机深入一些。范文澜注《文心雕龙•序志篇》指出:佛教典籍有《阿毗昙》者,也是以“心”为名的,“心”的意思是“管领群经,领会其宗……以为要解”。刘勰精通佛理,他以“心”名书,也有要解、宗旨的意思。实际上,《文心雕龙》也正是一部“振叶以寻根,观察而索源”,阐述文章创作的根本宗旨的理论专著。 “雕龙”一词,出于《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谈天衍,雕龙奭。”刘向在《别录》中解释“雕龙奭”说:“邹奭脩(邹)衍之友,饰若雕龙文《通纹》,故曰‘雕龙’。”意思是说:邹奭发挥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铺陈敷演得像刻镂龙文一样精确细密。后来,“雕龙”这个典故就引申为善作文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刘勰“以雕龙自命”,表明这是一部像刻镂龙文一样精细详密地阐述为文用心的力作。“文心”,是刘勰对这部书的内容概括;“雕龙”,是刘勰对自己精心创作的形象化说明。“文心”谓“为文之用心”,合起来,“文心雕龙”等于是“文章写作精义”。“雕龙”如何讲呢?雕,即雕缛,即精雕细刻,使之有文采,绚烂多姿。美好的文章无不经过修饰雕琢,例如战国时的齐人驺奭,因为善修饰文辞——“若雕镂龙纹”,时人称“雕龙”。 “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刘勰看重人在语言文辞上的修为,因此精心结撰自己的著作,并自豪地称之为:文心雕龙。《文心雕龙·诠赋》篇中有:“此扬子所以追悔雕虫,贻诮于雾縠者也。”扬子,大辞赋家扬雄,他在《法言·吾子》篇中曾说,结撰辞赋是一种孩童才去倾心倾力去做的“雕虫篆刻”之类的小技,“壮夫不为也”。所谓的雕虫、篆刻,指雕画鸟虫书、刻符——更古的一种篆体字,汉代儿童按照规定是必须学习的。 文士如果雕辞琢句太甚,就走向文学创作的反面——雕虫,以至于“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实风轨,莫益劝诫”,那就像织薄如轻雾的绉纱一样会伤害到女工。雕龙,雕虫,一字之差,意义迥别。
《文心雕龙》 全书十卷,五十篇,分上、下编。上编的前五篇《原道》《征圣》《宗经》《正纬》《辨骚》等,属引论性质:谓:“《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文心雕龙》的第一部分是全书的总论,“文之枢纽”,是关于文学本质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道、圣、文。刘勰认为美是宇宙的本源——“道”的体现。他从宇宙起源的观点说明了“文”与“道”的关系,把“文”提到了“与天地并生”的地位,指出一切的美都是“自然之道”的体现。人可以“观天文以极变,察人文以成化”,通过对文的认识而达到道的高度。同时他把自然之道与儒家之道联结起来,把儒家经典作为自然和社会的普遍法则。他认为圣人是天地之道的代言人,儒家圣人的经书最能“原道心以敷章”,而且“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所以要“征圣”、“宗经”,“论文必征于圣,窥圣必宇于经”。其他如《明诗》《诠赋》诸篇,着重论述各体作品的特征和历史演变,分类相从,条理明晰。下编有《神思》《体性》《风骨》《通变》《时序》《物色》《知音》诸篇,探讨文章撰述和创作批评的原则方法,以及文学作品的演进以及与时代的关系等。《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之首,也是刘勰创作论的总纲。神思即创作的构思和艺术想象,所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他对这一过程有非常精彩的新解,概括了从物到情再到文的整个过程。一方面,作家的“志气”与外物共游,所谓“神与物游”;另一方面,又与辞令交融,当然,在神思的驱动下用言辞表达情志并非易事,刘勰在此还细致描述了创作活动中言与意的矛盾,即“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的现象,从而探讨了从形象思维到语言表现之间的距离的重要问题。刘勰还强调构思和想象要顺应自然之道,作者要内心澄静,明辨事理,训练自己驾驭文辞的能力。最后一篇为《序志》,为作者的自序。全书体大虑深,系统完整,言辞精美,把中国的文学理论批评推向新的阶段,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文化史上的杰作。
刘勰晚年出家为僧法名为慧地?刘勰生活在玄学盛行之南朝,他本人又为士族中人,难免要受到玄风的熏陶。南北朝佛教的显著特点就是与玄学相结合。当时传入我国的佛教为大乘般若学,这种学说以“空”为本,与玄学以“无”为本,在理论上有相通之处,它的义理有利于补充和丰富玄学。因此,它得以借助玄风的大畅很快地传播开来。当时的学术思想,或引佛入玄,或引玄入佛,佛学和玄学同受士族阶级的重视,二者同为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佛学甚至后来居上,取玄学而代之。刘勰生活的齐、梁之际,正是南朝佛学最为兴旺发展的时期。《梁书·刘勰传》开首说: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结尾又说:然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从事姓氏和姓名研究的杨易程在其《中国姓名学》中认为刘勰法名慧地来自十地。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即指十种地位,十个菩萨行的重要阶位。刘勰少时家贫,曾依随沙门僧十余年,饱览经史百家之书和历代文学作品,“深得文理”。他一生没有婚娶。梁初出仕,做过南康王萧绩的记室,又任太子萧统的通事舍人,为萧统所赏爱。后出家,法名慧地。刘勰受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响都很深。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写成《文心雕龙》一书。中国的佛从西土传来的时间,从《理惑论》可始是在汉未三国时期。经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后,借助玄风而大畅。不少佛教徒精能三玄,即《老子》、《周易》和《庄子》。刘勰在《灭惑论》中说:“佛之至也,则空玄无形,而万象并应;寂灭无心,而玄智弥照。”;“慧业始于观禅,故精妙而泥洹可冀”。“泥洹”就是“涅槃”。又说:“大乘圆极,穷理尽妙。故明二谛以遣有,辨三空以标无,四等弘其胜心,六度振其苦业”。“拨恶以四禅为始,进慧以十地为阶”。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的五十二个阶段中四十一位至五十位,称为“十地”。其中第四地叫“焰慧地”,指智光炽盛,生无生尹忍;第九地叫“善慧地”,即以善巧的慧观而入无生忍之道。
刘勰(网络图)
八、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齐梁间道士、道教思想家、医学家,炼丹家、文学家,自号华阳居士,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卒谥贞白先生。入齐,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征左卫殿中将军。齐永明十年(492年)辞官赴句曲山(茅山)隐居,从孙岳游学,并受符图经法,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梁武帝礼聘不至,却每每就谘朝廷大事,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其思想源于老庄,并受葛洪道教影响,亦杂有儒佛观点。主张儒、佛、道三家合流,鼓吹“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名字的来历?陶弘景是南朝著名的隐士,字通明,所以后世称其为陶通明。所谓“通明”,可以两种解读,一是开通而贤明,语出《荀子》的“求仁厚通明之君而托王焉”,二是通晓明了。陶弘景取这个字,其实就是抱着一种得遇明君的希望。这就是积极出仕为官的心态,也很符合他是士族家庭的出身,以及他早期的人生经历。据说,陶弘景在书中自己写到,他以前希望四十岁左右做到尚书郎,然后到浙东做一方好县令。可见他也曾希望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第二种意思,那就是对自己智力的一种肯定。据说,陶弘景四五岁的时候就很喜欢读书,九岁就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等经典,而且能属文达意。可见他从小聪慧,理解能力不凡。但相对而言,还是第一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陶弘景山中宰相的由来?陶弘景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著《寻山志》。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後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茅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他的思想脱胎於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杂有儒家和佛教观点。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百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原书已佚,现在敦煌发现残本)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另著有《真诰》、《真灵位业图》、《陶氏效验方》、《补阙肘後百一方》、《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等。他的文章《答谢中书书》已被收入初中课本。陶弘景于齐永明十年壬申决意出行归隐。起初他并未上表齐武帝辞行,不告而别,挂朝服于神武门鹿市,径出东亭而行。而后告诉随行左右“勿令人知”,乃去和好友王晏话别。王晏深知其志,对他说:“皇上治事甚严,不准许臣属作离奇之事,你这样不辞而别,恐有忤旨,若皇上怪罪下来,反而达不到你的目的。”弘景默思良久,答曰:“我本意欲遂夙愿而已,非为名利,你所说的确有道理,应向皇上直言为是。”于是弘景上表陈诚,以表自己解官归隐之意。表中大意是,我听说无论尧帝之时,还是汉朝都有养生的风气。我为官已久,哪能留恋荣华富贵,所学也不是为了利禄。因此常想回归大自然,过田园生活,领略自然之美。我这就要离开宫庭了,临行之际,不胜眷恋,只好上表以明我心。齐武帝看了弘景的解官表,深为感动,不但下诏批准了弘景的要求,而且给予赏赐,赐帛十疋,烛二十梃。又别敕:朕月给上茯苓五斤,白蜜二斗以供服饵。对他的养生修道之事给予大力支持。于是弘景出行入山,临行公卿相送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克道,人们都说是宋齐以来所未有之盛事,朝野均荣。弘景一行来到勾容的勾曲山停了下来,便于山中建馆。弘景说此山是金坛洞容,周围百五十里,名华阳之天,汉时三茅司命之府,故名茅山。弘景于此山建馆隐居,自号华阳隐居。故人称他为陶隐居。自此,弘景开始了他的长达四十余年的隐居修行生活。弘景归隐之后,有沈约为当时的东阳郡守,因为敬佩他的志向与节操,多次写信请他出来做官,他都婉言谢绝。
梁武帝萧衍早年与弘景交往甚密。及武帝即位,其初国号未定,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上书武帝,告之“梁”是运符。武帝遂立国号为梁。后来武帝欲聘弘景入朝为官,亲手写诏召之,并赐以鹿皮巾,后屡加礼聘,弘景终是不应,并画双牛图与武帝,其图上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著金络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武帝见图笑曰:“此人无所求,欲效曳尾龟,岂有可致之理耶!”遂不复提聘官之事。然国家遇有大事,无不前往咨询,帝与弘景之间,书信不绝,月常数信。帝每得其书,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故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陶弘景与《养性延命录》?《养性延命录》,南朝陶弘景撰。陶氏字通明,号贞白、华阳陶隐居,孝昌县令陶贞之子。自幼好学,年四 五岁以芦管为笔学书, 10 岁得葛洪《神汕传》,爱不释手,遂有学道修仙之念。刘宋末年,萧道为相,荐弘景为诸王待读,时弘景不足 20 岁,虽生于朱门大户,然不与纨绔交往,唯以展读是务。永明十年( 492 )脱朝服挂于神武门,上表辞官,请入山修道,齐武帝许之,并赐以布帛,敕命所在州县月给茯苓五斤,白蜜二升,以供其服饵,隐居于句容县句曲山,立馆于其中,自号华阳陶隐居。初从东阳道士孙岳游,习符图、经法,后历名山,遍访仙药,漫游山水之间。永元初年( 499 )建三层楼,居其上层,唯其一家童能至其所,进益与世尘隔绝。陶弘景辞官后,去了句容之句曲山,并称这座山是叫茅山,然后在山腰建了座房子就开始隐居修道。于是,他自号华阳隐居。由于王公贵戚,“参候相续“,干扰也很大。后来他索性在山中建了一幢三层的楼房,“弘景处其上,弟子居其中,宾客至其上“,关门读书,与世无争。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文章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思想。《答谢中书书》原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九、张僧繇
张僧繇(yóu),吴郡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大臣,著名画家。梁天监中,为武陵王国侍郎,直秘阁知画事,历右军将军、吴兴太守。苦学成才,长于写真,并擅画佛像、龙、鹰,多作卷轴画和壁画。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即出自于有关他的传说,记载他在金陵一乘寺用讲求明暗、烘托的“退晕法”画“凸凹花”,有立体感,可知他已接受了外来的绘画技法,“笔才一二、像已应焉”,很像现在的速写,被称为“疏体”。今有唐人梁令瓒临摹的《五星二十八宿真形图》传世,现已流往日本,但这幅画的用笔和记载并不相同他还善于雕塑,有“张家样”之称。张僧繇的绘画艺术对后世有着极大的影响,与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并称为画家四祖,唐朝画家阎立本和吴道子都远师于他。
张僧繇为何有“张家样”之称?“家样”:一家,一行业,一领域的榜样。因为张僧繇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自立新风,为后世的继承人树立了榜样,楷模,因此赠送了这个外号
张僧繇为何“笔才一二、像已应焉”? 张僧繇擅长写真,尤其在龙、鹰、佛像等上极为擅长,他曾为当时多为诸王绘画肖像,他所画的肖像图有“对之如画”的亮点,历史上的“画龙点睛”的典故也是对他的赞扬。在张僧繇一生的绘画创作中,他手不释笔,十分努力,极为擅长汲取他人的特点,曾将书法家卫铄《笔阵图》中的笔法运用到了自己的绘画上,使得字画的表现力更为突出。他的“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绘画技巧被后代人极为推崇。画龙点睛的传神。一日张僧繇在安乐寺的墙面上绘画,画了四条四分逼真的四条龙,四条龙张牙舞爪,但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没有画眼睛。众人观看后,都绝得没有眼睛的龙缺少一定的神韵,想要让张僧繇不上眼睛,张僧繇说点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大在众人的要求下,为龙点上了眼睛,画上龙眼的龙便活了过来,腾空难而去。画龙点睛的故事突出了张僧繇在字画上边的突出才技。
张僧繇的“疏体”?通过对卫夫人书法的揣摩,创作出的“疏体”,对后世的书画的影响极大。“疏”与“密”相对。一般说“疏”即疏朗、疏放、粗放, “密”即稠密、精密、细密,这是画论中常用的一对概念。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 论顾陆张吴用笔》:“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一可议乎画。”顾恺之、陆探微的密体画风,张僧繇、吴道子的疏体画风,都是分别靠用密笔和疏笔表现出来的。 顾恺之、陆探微均以线描精细紧密著称, 密体一般在章法上给人满和重的感觉,但也仍要注意密而不窒,密中有疏,以繁密中透出空灵为妙。顾恺之的“春蚕吐丝”而张僧繇、吴道子则以用笔奔放疏落见长。 疏体用笔疏略,以少胜多,不以繁密为格,用简练的笔墨把物象表现出来,而点画随意仍不失其神,能到笔不到而意到的艺术效果。美倾向。张彦远《历代名画一记》中指出:“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说:“顾陆之神,不可见其盼际,所谓笔迹周密也。张吴之妙,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周而意周也。若知画有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这里明确指出了张僧繇创立了“疏体画”并给出了疏体画的基本特征:一是强调笔法的简练和概括,在奔放的笔调中,有时是呈现着“缺落”的现象,与密体画的“紧劲联绵,循环超忽”不同。二是疏体画的笔法是借鉴了书法用笔,通过用笔的参差、呼应、对比、矛盾等,用笔变化多姿,这也是疏体画产生于六朝的必然。“东晋艺术的最高成就,不在文学,而在书法。”吴道子的笔墨样式属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笔不周而意周”的“疏体”,完全不同于顾恺之精细紧密的游丝描,而是粗细、轻重、快慢、顿挫、转折多样变化而又和谐统一的兰叶描,近似于汉画的作风。用这种磊落挥霍的飞动笔势所画出的衣纹,有一种迎风飘举之势。无论“密体”还是“疏体”,从技法性质上说,都是属于正规的画法。
雪山红树图
十、花木兰
花木兰(412-502)是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人。花木兰的事迹流传至今,中国古代巾帼英雄,忠孝节义,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而流传千古,唐代皇帝追封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名字的来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互织……”很多人都诵读过这首《木兰辞》这首古代文学作品也完整的描绘出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感人故事,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了木兰坚毅顽强的性格特色。于是,这篇作品世世代代广为流传,木兰的故事也传入一代又一代人心中。花木兰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关于花木兰的姓氏,有人说是姓朱,有人说是复姓木兰,有人说是姓魏,明代的徐渭在《四声猿》中说她是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一说朱文禄)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这是至今仍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木兰在乐府诗歌《木兰辞》是无姓的,可是,为什么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木兰替父从军故事中,她却叫花木兰呢?一种说法是她爹姓花,她家有棵木兰树,常年不开花,等花木兰出世那年就开花了。所以叫花木兰。木兰原本是一种花的名字,称为木兰花,而花木兰一名,大概就是由此花名倒装而来。另外有一种说法,明代戏剧家徐谓曾有作品《雌木兰代父从军》,这里面的主要剧情就是乐府诗歌《木兰辞》中的故事情节,也许是为了突出女主人公木兰的女性之美,作者便将她称作花木兰了吧。另一种说法是根据明代有文人记载,比如文人焦绂在其著作《焦氏笔乘》中写到:“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这便是历史事实记载。所以说,我们要纠正花木兰这一认识,真正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姓朱,叫朱木兰。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自此,木兰的父亲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也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祖冲之《述异记》、李亢《异志》皆提到木兰姓花。一说为木兰本姓朱,清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曰:“木兰,本县朱氏女,生于唐初,……假男子代父从军,……至今其家犹在木兰山下。”焦竑在其《焦氏笔乘》中也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有木兰是姓魏的说法,也有一说为木兰姓韩。另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 清代《曲海总目提要·雌木兰》说:“木兰事虽详载古乐府。按明有韩贞女事,与木兰相类,渭盖因此而作也。木兰不知名,记内所称姓花名弧及嫁王郎事,皆系渭撰出。”
至今为大家所接受的一种说法是:她姓花,名木兰,父亲花弧是一个后备役军官,大姐花木莲,幼弟花雄,母亲姓袁,一家五口。明清以后,经过几百年的艺术再创作,“花木兰”这个称谓在人们心中也逐渐被固定下来。
花木兰被封为孝列将军?“孝烈将军”这个称号(注意是称号不是官职),是唐朝才追封的,算是一种对她“替父从军”的伟大孝行和从军期间立有战功的表彰。其实古代有不少巾帼英雄是被皇帝(不一定是当朝皇帝)高度赞扬的。因为中国古代的社会公德,最讲究的就是“孝”。古人认为,只有孝顺的人,才能够成为忠臣,所谓“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因此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木兰十来岁时,她父亲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舞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时值北魏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花木兰的一生,都是一个传奇,她的命运始终掌握在她自己的手里,试问在封建礼教森明的古代,一个女子抛头露面装扮男儿,舞刀弄枪,谁能够容忍的下?按照当时的社会看法是有违礼教,可是花木兰选择代替父亲,是为尽孝;她选择征战沙场,是为尽忠。这样一个与家与国都无愧之人,又有什么地方不值得我们钦佩的呢?最后的花木兰拒绝了魏帝的纳妃,也是出于个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宁可死也不屈服于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她一生兵马,一生戎装,一生刚烈,一生充满傲气,她就是花木兰,我们应该永远铭记的花木兰。
木兰,已成为一种文化!《木兰诗》想必也下意识的背出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这一个经典人物形象也被无数次的搬上舞台,不管是戏剧,电影,电视剧,或是动画。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在宣传木兰精神,打响文化品牌。进入21世纪后,成立了“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木兰祠被收入《中国名胜词典》,2008年,“木兰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早期的女演员李旦旦,1928年也出演了一部《木兰从军》。她是个著名的影人,曾在卓别林的私人宴会上做过“特别主持人”,与威廉威尔合演过名剧《简爱》。赵薇所饰演的花木兰成熟冷静,不会让人想起那个疯疯癫癫的小燕子。影片拍出了战争的苍凉悲壮,赵薇也将这个巾帼英雄内心的挣扎悲苦呈现了出来。赵薇也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29届金像奖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并成为了30届百花奖影后。袁咏仪,我们的靓靓姐在1998年也拍了一部《花木兰》,这部剧播出后就受到了欢迎,袁咏仪也是凭借这个角色成为了当年台湾最受欢迎的女演员。候梦瑶饰演的《花木兰传奇》是在2013年在中央一台上开播。女主角特别舒服还特别有气质,令人想起飒爽英姿四个字。被誉为“台湾第一打女”杨丽菁虽然她看着温柔柔弱,但实实在在演出了一个很帅很有气魄的女将军花木兰。除了这些女演员,当然还有好多个花木兰,每个人都各有特点。有关于花木兰的影视剧众多,每一部都各有千秋。花木兰的传奇故事享誉海内外,1998年改编我国民间乐府诗《木兰辞》的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Mulan)在美国上映,不过剧中的花木兰则位隋朝女将替父从军抗击匈奴。2019年靠着自己出色的颜值,一尘不染的气质的刘亦菲和好莱坞的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合作推出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无休止人版电影《花木兰》。
花木兰,巾帼不让须眉,替父从军十余载,谁说忠孝不能两全?
花木兰(网络图)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