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为何洛阳龙门石窟的许多佛像是烂的,有的甚至没有佛头

发布时间:2019-07-20 10:38:06作者:心经结缘网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公里处的伊水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崖壁上,主要开凿于北魏至北宋的四百余年间,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龙门石窟结构: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唐代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还有最大的佛像是卢舍那大佛,两边的弟子是迦叶和阿难,迦叶尊者全称摩诃迦叶。阿难是阿难陀的略称,意为“欢喜”,“喜庆”。再旁边的两位菩萨是,文殊与普贤,普贤侍右,文殊侍左。再旁边的是两大天王,南壁为南方增长天王,北壁为北方多闻天王。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龙门石窟中的佛传故事大都集中在北魏时期开凿的古阳洞、莲花洞、魏字洞、皇甫公寓等洞窟中,从内容上看分别刻有白象投胎、游园、树下诞生、步步生莲、九龙灌顶等十几个不同情节的佛传故事浮雕。龙门石窟的起源: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是尊崇佛教的,因为啥呢?因为政治的需要,当然佛教自然成为孝文帝重点扶持的对象,因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所以迁都河南洛阳且在洛阳的伊水河两旁开凿石窟,包括很多北魏时期著名的书法作品也镌刻石窟旁(龙门二十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到了唐朝可以说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太宗皇帝积极开明的宗教政策使得佛教迅速的发展,高宗皇帝更是尊崇佛教很多寺庙丛林大面积的土地都是皇帝御批的“天下名山僧占多”由此而来,武则天时期佛教达到了国教的规模,武则天依据华严经里面的内容大规模的营造龙门石窟,今天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的头像据说就是依据武则天的样子塑造的,龙门石窟的营造达到鼎盛时期。

既然龙门石窟历代皇帝都是采取保护的态度为什么今天我们看龙门石窟都是破烂的呢?其实有这些因素:一是由于龙门石窟依龙门山而建,龙门山石质为石灰岩,虽便于雕刻,但也很容易受到风吹雨淋日晒的自然侵蚀而使佛像受损。二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这“三武一宗”就是指北魏的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等四次灭佛事件。而第一次北周武帝灭佛时间距离龙门石窟开凿的年代才不过50几年!特别是唐朝的武宗灭佛运动范围很广,因为唐朝自太宗,高宗,武周这三代,佛教已是鼎盛之时,但过度的支持导致膨胀,所以到了武宗时开始了灭佛运动。四次灭佛运动,龙门石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

为何洛阳龙门石窟的许多佛像是烂的,有的甚至没有佛头

三是战乱导致。每逢战乱时期,中原都是主要战场,数不尽的战乱中,龙门石窟造像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唐朝安禄山攻陷洛阳之后,龙门石窟的造像碑刻几近消失;民国政府为从南京迁都洛阳,修建龙门西山下道路时也炸毁了大量的山麓佛龛。“老君洞”的释迦摩尼相被慈禧路过涂成了太上老君,后来在梁思成的组织下被复原,但是也有损伤;但龙门石窟真正的遭到毁灭性劫难,是1907年到1940年间我国不断遭到列强侵略之时。外国文物分子的大肆破坏盗取,他们与中国国内不法分子奸商勾结,砍下佛像头颅,铲去壁画,偷挖碑碣,并盗往国外牟取暴利,这就导致龙门石窟很多佛像没有头,原因就在于此。曾经资助过孙中山革命的卢芹斋在民国政府严控文物外流的时期依然能够借助政府关系网向西方大量输出中国文物瑰宝。

为何洛阳龙门石窟的许多佛像是烂的,有的甚至没有佛头

最早造访龙门石窟的外国人之一爱德华·沙皖,于1909年发表了《华北考古图录》,其中大量的龙门石窟照片刺激了西方的收藏者,西方买家可借此在公开市场追求,有时甚至可以特别预定所挑选的文物作品。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是宾阳洞的大型浮雕《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和《文昭皇后礼佛图》(两幅图合称帝后礼佛图),它们被盗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现分别陈列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美国堪萨斯州纳尔逊和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莲花洞释迦牟尼弟子迦叶像现存法国吉美博物馆。

归根结底,人心的贪婪,才是龙门石窟的佛像严重被毁的原因所在。最近看完国家宝藏,联想到我们在近代被列强盗走的文物,比如想到敦煌被整块挖走的壁画,真的太可惜,希望以后我们能做好保护文物这一个功课。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