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佛陀对我们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这一点,与中国儒家思想不谋而合

发布时间:2019-07-20 10:43:08作者:心经结缘网

谈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都知道,是儒、释、道三家。儒家和道家都是我们中国的本土思想,儒家思想的代表有孔子,孟子等,包括后来明代时进一步发展而成的“王阳明心学”,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有人认为“释”也就是佛学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并不是中国的本土思想,所以一直存在着不少的争议。

佛陀对我们的最大贡献,是发现了这一点,与中国儒家思想不谋而合

其实如果潜心研究儒、释、道三家学说的话,会发现他们三者之间都是互通的。而具体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罢了。儒家强调的是做人,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长盛不衰,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做个完人,做个圣贤之人;道家强调的是强身健体,练气修身,研究“长生不老”之术,目标就是脱离轮回,修成“神仙”;而佛学则是强调修心,将内心的“贪嗔痴慢疑”统统的去掉,达到内在的“空性”,直至悟道成佛。

虽然各有千秋,似乎目的地有所不同,但其实是一致的。国学大师南怀瑾精通“儒释道”三家文化,他用了九个字来描述这三家的不同,即“儒为表,道为骨,佛为心”,实在是太贴切不过了。儒家是做人的表面,道家是修身的本质,佛家才是真正的究竟解脱之道。可以说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但是表现出来的形式是有一个层层递进的关系的。释迦牟尼佛悟道成佛之后,发现了一点,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也就是我们都具备成佛的“因”,但是却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只要彻底去除妄念,一切众生都是可以悟道成佛的。这一点就是佛陀对我们的最大贡献。

《六祖坛经》是唯一一部来自于中国的佛教经典,是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著作,在它的开篇就直接写到:“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也是佛陀的思想,认为人人的内心本来就是清净的,只是我们被“无明”所障碍住了而已。这种“佛性”是人人平等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所以我们应该对自己抱有足够的信心,切不可妄自菲薄,把自己总是看成是业障深重的凡夫,如果总是这样观想,我们那里还会看到光明的“自性”呢?

这一点与中国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在《孟子》中写道:“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每一个人不经过学习就能做的,就是良能,不用思考也知道的,就是良知。就像一个小孩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等这些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每个人不用学习也都知道。这就是《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都是纯净的,善良的。王阳明的心学则明确地提出了“致良知”,也就是说,凡事要按照我们内心这种良知,本性去做,就不会有错。

儒家思想所说的这个“良知”、“良能”、“本性”,其实就是佛家里讲的“自性”,“空性”。只要把这个最本质的东西充分发挥出来,不受到任何外在的影响,时时刻刻的去洗刷自己的内心,让它得到清净,安宁,祥和,直至“空无一物”,连这个最本质的东西都不存在了,都空了,彻底的达到“无我”、“无心”的状态,我们也就得道成佛了。所以,在做人做事的过程中,不要随着他人,随着环境,被这些牵着鼻子走,如果是这样,那你永远都是凡夫,永远都解脱不了,我们要随着自己的“良知”,让它自由自在的发挥,让它来指导我们的一言一行,成圣贤也好,修行悟道也罢,才有了成就的基础。

本文由“修善无上”原创独家发布。欢迎关注留言,文中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交流探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