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至今在全世界文化中有深远的影响。相传印度迦毗罗卫国(现喜马拉雅山山脚尼泊尔南部提罗拉克特附近)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创立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当时,婆罗门教统治天下,主张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激起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各阶级不满。佛教教义认为人生“无常”、“无我”、“苦”。苦的根源不在梵天、不在社会,而在于各人自身的“惑”和“业”,即生理和意念的欲求。人生是生死不息轮回报应的,以善恶审判为轮回报应的尺度。佛教认为只要信仰,不分种姓贵贱,即可得到精神解脱。佛教经典可以分三种,即三藏。释迦牟尼谈话记录叫作经,对经的解注叫作论,僧人的行为规范、制度叫作律。佛教用巴利文,区别于梵文吠陀。以僧团和十大弟子的组织形式宣教。
从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孔雀王朝阿育王开始,经过贵霜王朝迦腻色伽王的提倡,佛教向印度以外国家和地区传播。公元前1世纪左右出现大乘佛教,并把其他派别叫作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地。以小乘为主的佛教南传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地。
佛教对印度美术的影响非常深远。印度文化发展有几个阶段,莫亨佐达罗的达罗毗荼人农耕时期基于生殖崇拜,雅利安人的游牧文明基调是自然崇拜,以后是两种文化混合。从宗教角度来看,是婆罗门教、佛教、耆那教与外来的伊斯兰教等各种宗教文化的相互融合,印度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印度历史上长期分裂,小国林立,外族人侵频繁,但印度文化仍旧有本土传统精神上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关键是宗教的连贯和统一。
佛教艺术主要繁荣于孔雀王朝阿育王时代,它也是希腊、伊朗文化的混合物。教城华氏城(今巴特那)的壮丽宫殿、阿育王狮子柱头、窣堵波、支提、毗诃罗等佛教建筑及巴雅和阿旗陀石窟都是代表作。佛陀雕像艺术使用象征主义构思,只用菩提树、台座、足迹等象征符号略示佛陀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贵霜佛教艺术,贵霜原系中国西部的游牧民鼓大月氏.公元1世纪在中亚大夏(巴克特里亚)一带建立了贵霜王朝,骚域从阿好河到恒河流域。贵霜国王迦腻色迦时期,国力强盛,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有极大的发展。<陀罗和马图拉艺术代表贵霜这一个时期的艺术成就。犍陀罗佛像可以看到希腊、罗马式神像的影响。以后又传到阿富汗、中国新疆等地.以及朝鲜和日本。马图拉艺术更强调本土文化,贵族王侯肖像表现游牧民族王权的威严,女性药叉裸体雕像显示肉感和丰韵,象征农耕文化之端庄。窣堵波是印度很有代表性的佛教建筑物,通常收藏与佛陀或其他圣者有关的神圣遗物。窣堵波采取半球体形式,如建于公元前2至前1世纪的桑奇窣堵波,下为圆形底盘,建筑主体为半球体,上有伞盖,四周有栏杆,栏杆刻有佛本生故事和神话浮雕。
除孔雀王朝之外,印度历史上第二个大帝国是笈多王朝。它有意义的文化现象是建立国际性的佛学教育学府那烂陀寺,位于今印度比哈尔那巴特那县。据说兴盛时僧徒学生达万人,中国唐代的玄奘、义净等曾在此留学多年。笈多王朝时期是佛教美术鼎盛期。笈多诸王大多信仰印度教,也即婆罗门教融合佛教教义后形成的新婆罗门教。西方人称这个时期的印度艺术为古典主义艺术,作品有萨尔纳特佛像等。萨尔纳特佛像眼神充满玄想,螺发整齐,身材颀长,着半透明紧身衣饰,给人以宁静、内向、和谐、端庄的感觉。
笈多王朝时期,中国东晋名僧法显到印度求经,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经敦煌,由中亚到印度。回国时渡孟加拉湾到斯里兰卡,再到苏门答腊,绕行南洋回国。回国后著有《佛国记》(又名《法显传》),是研究印度、中亚、南亚的宝贵文献。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