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面六臂观音造像,石灰岩质,唐长庆年间(821~824年)雕造,造像两腿膝下残缺,残高171厘米。1976年3月河南省荥阳大海寺遗址出土, 1997年入藏河南博物院。
十一面六臂观音造像
荥阳大海寺出土的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的头顶部分三层刻八个小头像,最上面一个是有高肉髻的佛头像,中层二个和下层五个均为梳发髻的菩萨头像。另在左耳后刻有凶相面,右耳后刻善相面。正面相丰圆饱满,宝缯垂于肩前,头后的披发在两肩形成波浪形。两眉间刻白毫相,眉弯且细,眼脸呈波浪形。颈饰三道蚕纹,戴珠串项饰,斜披珞腋,帔帛绕肩沿身侧垂下,下身着裙,裙带结花。身雕六臂:上两手屈肘于胸侧,右手施说法印,左手从手腕处残缺;中两手胸前合掌;另两臂下垂身侧,手握帛带,皆戴双环手镯。
十一面六臂观音头像
十一面观音像,是密宗观音的化身像之一,据《成菩提集》“十一面观音”条曰:十一面观音,密宗称“变异金刚”,为六观音之一,三面当前,面做慈悲相,右边三面做威怒相,左边三面利牙出相,后有一面做暴笑容,最上一面作如来相,冠中有化佛。河南省荥阳大海寺出土的十一面六臂观音造像和上述记载基本特征相符,但也稍有出入,十一面集中在正面相上,更显其威风凛凛、不可侵犯的气势,是一件优秀的艺术珍品。早期密宗造像现存不多,此像对研究密宗造像具有重要价值。
十一面观音的形像,诸经描述极为接近。耶舍崛多、阿地瞿多、玄奘所译皆出一本,自然大同小异。其中皆说须用白旃檀作像,当前三面作菩萨容,左三面为忿怒相、右三面白牙外露,后一面作大笑状,顶上一面作佛面。慧沼释疏为:前三面慈相,见善众生现慈心,大慈与乐;左三面嗔面,见恶众生而生悲心,大悲救苦;右三面白牙外露,见净业者发稀有赞,劝进佛道;后一面露大笑面,见善恶杂秽众生而生怪笑,令改恶向道;顶上佛面,对习行大乘机者而说诸法,使究竟至佛道。诸经中还对造像仪轨、持物等作出具体规定。图样可见于《胎藏界曼荼罗》中敦煌壁画中的十一面观音像。
敦煌壁画中的十一面观音像
在藏传佛教中有两种十一面观音像的系统,据《王统明示镜》称,松赞干布曾下令修造十一面观音像,安置在大昭寺内,其图像并非千手,但后来又被附加上诸多手臂,与此类似的十一面观音像被称为“松赞干布派”。藏传佛教后弘期,另一种十一面观音像传入藏区,因其作者是拉克西弥,故称“拉克西弥派”。两种图像的区别在手臂持物的差异。“松赞干布派”造像手中持有各种持物,而“拉克西弥派”造像的千手中则以与愿印为主,几乎没有持物。此尊十一面观音就是拉克西弥派的作品。三面三层观音面之上为忿怒面,最上为如来寂静相,共十一面,八主臂持宝珠、弓、箭等,其他手臂略小,呈扇形排列于体后。
十七、十八世纪西藏十一面观音像
又如西藏博物馆藏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善业泥制作的十一面观音,观音有六臂,十一面分成五层排列。观音之头较大,层层堆叠形同宝塔,也是汉藏造像的区别之处。这种五层排列的十一面观音,在十七、十八世纪的藏区和内地都能见到,承德外八庙管理处藏的一尊十一面观音,十一面分五层排列,有四十二臂,主要的八臂为双手合十,左二手持净瓶,右二手施与愿印,左四手持莲花,右四手持宝珠,其他三十四手持不同持物,呈扇形分布于身后。
十一面观音
而敦煌壁画中十一面排列多种多样,细节不尽合经轨,初、盛唐画中多具菩萨面,中晚唐及五代像多有忿怒利牙面,而最后一笑面则难以表现。观音所执法器与手印中,净瓶、柳枝和施无畏、与愿印皆有,中晚唐以至五代时,不仅持有日精摩尼、月精摩尼,还有锡杖、宝珠、三叉戟、宝钵、数珠、罥(juàn)索、莲花、骷髅杖,以及施财宝、施甘露、合掌等手印。这些画面细节并不合乎十一面观音像经轨,而是从别的观音经轨转来,其中体现出的规律性值得玩味。
如果您喜欢此类文章,我们请关注或使用评论功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