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有第二西藏之称的拉卜楞寺和大金瓦寺传奇,神秘的尼泊尔人部落

发布时间:2019-06-20 10:54:59作者:心经结缘网

当阳光洒向大地时,在风景如画的拉卜楞山谷中发出了耀眼的光芒,一座座庄严的古刹,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犹如琼楼玉宇落入人间。当你步入这辉煌的迷宫时,一尊尊佛菩萨,神态各异,形态优美;一幅幅彩塑的画面,置善恶于众目,让人眼花燎乱;一朵朵五彩缤纷的酥油花,散发出淡淡清香,令人陶醉。在这里,谁也无法阻止你奔腾的思绪……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有第二西藏之称的拉卜楞寺和大金瓦寺传奇,神秘的尼泊尔人部落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拉卜楞寺:有第二西藏之称的西北最高佛教学府

拉卜楞寺地区早在周代就是羌人的活动之地,魏晋南北朝时属土谷浑、党项、羌人的游牧区。隋末唐初,土藩势力向东扩张,该地遂为藏族占据。这次占据不仅促进了当地羌族与吐蕃的融合,也密切了吐蕃与汉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交流。满清时期,今天的拉不楞寺一带,系蒙古和硕特部察罕丹津亲王的家庙。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第一世嘉木祥阿旺宗哲活佛在此兴建寺院。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有第二西藏之称的拉卜楞寺和大金瓦寺传奇,神秘的尼泊尔人部落

“拉卜楞”,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即僧侣的宫殿,实际上它也的确是座宫殿,规模仅次于西藏的布达拉宫。拉卜楞寺作为名刹,历史并不算长,但经历代住持嘉木祥活佛和广大僧众三百年年间的开发与完善,其规模之大,法事之盛,已远为藏传佛教的其他寺庙所不及。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现已成为包括六大学院,108个属寺和8大教区的大型寺院。其影响已远至甘肃、青海、四川、新疆、内蒙及东北等辽阔地域,是除西藏以外,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又一个中心。以西北地区最高佛教学府的地位而著称,并赢得“卫藏尼哇”(即第二西藏)之称。朝圣者终年不断,寺内僧众多达4000余人。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占地86万平米的拉卜楞寺,共有主要殿堂90多座,还有印经院、讲经坛、佛塔等具有威旋特色的建筑若干。其形制以藏式建筑为主,也兼采中原营造之细节,飞檐丽阁,累栋联甍.施朱描绿,气势磅礴。所有经堂、佛殿的内外墙壁,均饰有佛教壁画,更有做工精美的柱套和绣像。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六大学院均由经堂(正殿)和后殿组合而成,经堂多为二层,宽阔轩敞,可供僧侣集体诵经,后殿深宏,供有大型佛像。规模最大的闻思学院占地约5000平来,可供4500名僧人同时跪拜祷颂。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拉卜楞寺:藏传佛教的文化艺术宝库

拉卜楞寺的珍藏,以数量之多和品位之高闻名于世,全寺仅8 -12米高的巨型佛像就有16尊,2-8米的佛像有260余尊,而小于两米的佛像则多达29000余尊,最矮的高仅一寸,且多为铜质鎏金或檀香木所雕。这众多的造像和工艺品,分别来自我国西藏、内蒙及印度、尼泊尔等国。有的佛像还是由印度、伊朗、孟加拉、尼泊尔等国的能工巧匠专程到拉卜楞寺建造的。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特别是供奉在阐思学院灵塔殿内,那尊被称为“智哇当邢哇”的干化遗体,据说在被人请出时,仍自然安祥,趺座不倒。该遗体未经任何防腐处理,却坐姿完好地保存至今、历代寺主嘉木祥天师的舍利宝塔也均由金、银、铜造就,上嵌金刚石、海珠、珊瑚、翡翠等稀世珍宝,仅嘉木祥五世的是塔就用银14000两,赤金250两。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此外,还有数以万计精美的壁画、绸缎秀品、经幢、玉雕等佛教艺术品和满清各代帝王颁赐的金敕、印鉴、匾额、千佛树、犀牛角、象牙等各类宝藏。除了众多宝藏,藏族同胞数千年来的文化积累也大部汇聚在寺庙。而拉卜楞寺的藏书,其数量和种类之多,在全国寺庙中不仅首屈一指,且涵盖了历史、宗教、医药、工艺、天文、传记、农牧、民歌等各种类别。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拉卜楞寺内,仅藏文经卷就有65000余部。其中用金汁、银汁、珊瑚、松耳石、珍珠、砗磲6种粉汁书写的梵文《金刚经》,用黄丝绒在黑缎上织成的《善为经》,以及第一世嘉木祥用金汁亲笔书写的《贤劫经》等都价值连城。这些藏书不仅为研究藏族社会的政治、历史、经济、文化、宗教等提供了丰富而珍贵的资料,也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支化宝库增添了灵光异彩。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被誉为“金色宫殿”的大金瓦寺传奇身世

在甘南拉卜楞寺,有一座大金瓦寺在众多的殿宇中享有特别的地位,殿顶全部镏金,殿内供奉着一尊精美的弥勒大金佛,终年香客和游人不断。细心的人会在这个庞大的建筑群里发现一座样式和风格别具的佛殿,它卓尔不群地耸立在整个寺院的最高处。这座建筑自诞生以来,一直谜雾重重,少有人知其身世和传奇般的内幕故事。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拉卜楞寺自1709年(清康熙四十八年)建寺,近300年间共建了100多座经堂、佛殿和寺院,500多院僧舍,总占地达1000余亩,形成了特点鲜明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这些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宏伟壮观,具有强烈的藏族特色和风格。

佛殿,是拉卜楞寺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狮子吼佛殿、宗喀巴佛殿、白度母佛殿、文殊菩萨佛殿等。在拉卜楞寺,佛殿位于单独地段,自成格局,专供礼佛之用,一般规模都相当高大。大金瓦寺(弥勒佛殿),就是拉卜楞寺各种佛殿中最有特色的一座佛殿,也是整个藏区的著名建筑。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大金瓦寺,又叫弥勒佛殿、寿僖寺。大金瓦寺,是因殿顶覆有巨大的金瓦;弥勒佛殿,是因为里面供奉着一尊巨大的弥勒金佛;寿禧寺,是清代嘉庆皇帝御赐给这座佛堂的名称,现在大殿的正中门楣上,仍悬挂着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的“寿僖寺”金字红匾,字迹端庄大方,雍容华贵。大金瓦寺建在拉卜楞寺闻思学院西北不远处,在拉卜楞寺所有的建筑中它所居的位置是最高的,而且在全寺的中轴线上,比较显眼和特殊。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大金瓦寺坐北向南,殿高近30米,外观为5层加顶殿楼宇式建筑,暗棕色“边玛”墙带和绛红色主殿墙,使大佛殿显得十分庄严雄伟。5层以上加建有宫殿式方亭,四角飞檐雕栋,顶部用金筒瓦覆顶,金光灿灿。屋脊上所装饰的那些铜狮、铜龙、铜宝瓶、铜如意和铜法轮等装饰法器,也全是鎏金的。举目上望,在晴空朗日的高原阳光照射下,熠熠生辉,气象非凡。据拉卜楞寺的高僧介绍,大金瓦寺兼有尼泊尔佛殿风格,在整个拉卜楞寺的建筑中独具一格,殿顶的金瓦每块的价值相当于60头肥羊。

据一些建筑专家研究发现,这座佛殿不仅选建在拉卜楞寺的最高处,而且巧妙地加强了体量的高耸感。如佛殿左右夹室前墙,比佛殿本身的前墙做了退进设计,使立面多了两个阳角和阴角,把本来横长的立面分成了3个部分,这样就减弱了体量的横长感而加强了高耸感。中部最大,又被分成了左、中、右3段。平顶上的“边玛”墙在中段断开,使中段平面突出向前,立面则低于左右。这样,轮廓变化错落,高低进退有致,既强调了立面中心,又以中段的轻灵多姿衬托出建筑整体的坚实厚重。佛殿内部实际为3层,以巧妙开窗的方式在外部形成立面看似5层的别致格局。在平顶上加建的金顶殿更是绝妙之极,对于丰富天际线和整体造型起了很大作用,显示了工匠们高超的创意及设计、建筑理念。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进入大金瓦寺院内,有石砌甬道通向佛殿前廊。进入大殿,可见内部两侧纵深各5间,正中大殿堂内供奉着高达8米的大弥勒金佛。大佛通体鎏金,造型端庄,气度娴雅,宽额高鼻,浓眉薄唇,显得坚定而有智慧。这座弥勒大佛,在藏区寺院的多座弥勒大佛中独具特色,据称富有尼泊尔异域风格,更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弥勒佛两侧供着高达5米的铜质鎏金8大菩萨像。殿内还藏有用纯金汁写成的《甘珠尔》大藏经。甘珠尔是稀世珍宝,共220卷,数百万字,记录了古中亚各地天文、文学、工艺、佛学等珍贵资料,慕名而来膜拜的香客常年络绎不绝。

是谁创造了大金瓦寺的建筑奇迹?

大金瓦寺作为藏传佛教寺院中的一大著名建筑,其独特魅力使拉卜楞寺锦上添花,但有关背景资料却少之又少。在《拉卜楞寺·大金瓦寺志》里,也只有寥寥几笔,甚至连当时设计和建设者的名字都没有留下。这座佛教建筑发端于何时?是何许人设计和主持所建?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近年来,一些佛教建筑研究专家和史志学者根据寺志资料,从一些年迈高僧大德那里进行了许多抢救性调查后,得到不少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以往的茫然和一些附会猜测渐次被消除否定,大金瓦寺和弥勒金佛的身世之谜渐趋明朗。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清乾隆五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88年),拉卜楞寺第二世嘉木样·贡曲乎久美昂吾,遵照第六世班禅华丹益希的法旨,按后藏江仁钦宗的尼泊尔风格弥勒佛殿样式,要在拉卜楞寺大经堂西北隅50米处修建一座弥勒佛殿,就是今天的大金瓦寺。这座佛寺特别重要,规模很大,在全寺区的选址也最高,是寺区标志性的佛殿,必须由最好的工匠来建造。当时,尼泊尔工匠声誉很高,嘉木样二世就请了3位技艺高超的尼泊尔工匠主持,并召收了一些印度、孟加拉、西藏、内蒙的工匠等来承担佛殿的修建,同时承担殿内8 米高的弥勒大佛、殿顶筒瓦和各种装饰物的铸造和鎏金工程。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据专家们调查,3位尼泊尔工匠来到拉卜楞寺之后,住在寺东一个叫塔哇的地方,并在大夏河畔设下工场。大殿奠基开工,炼铜铸件工艺也同时点火开炉。工匠们按照带来的图纸一边建殿,一边做模、化铜,一块一块地浇铸佛体的分解铜板,以及殿顶的铜质狮、龙、宝瓶、如意、法轮和一块块铜瓦,历时长达两年时间。铸造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关键的鎏金,他们把金子溶解在水银里,再涂刷在铜件的表面,晾干后用炭火烘烤,然后再用玛瑙精心轧光。如此重复三四遍,又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全部完成。在同时开工3 年告成的弥勒佛殿里,他们同时如期出色地组装完成了8米高的大弥勒佛塑像和殿顶所有鎏金瓦和装饰物。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弥勒佛殿的修建和弥勒佛像的铸造,总共耗资达5万两白银。大弥勒佛以跏趺式鎏金铜像塑成,和佛殿一样具有浓郁的尼泊尔风格。整个建筑完成后,轰动一时,3位尼泊尔工匠高超的技艺,备受称赞。这是拉卜楞寺第一座由外国人负责施工并铸造佛像的大佛殿,位置在拉卜楞寺的中区和最高处,海拔3100米,在众多佛殿中卓然而立,地位显赫。自建成以来220年,这座大佛殿香火鼎盛,成为中尼两国文化交流和人民友谊的象征。后来,3位尼泊尔工匠还用多年积攒的工钱,另外铸造了一尊小金佛献给了拉卜楞寺,至今被供奉在寺院里。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佛殿和弥勒佛像建成后,嘉木样二世热情挽留3位尼泊尔工匠定居下来。之后,他们在当地娶藏族女人为妻,组建了各自的家庭,同时继续为拉卜楞寺服务。

据《贡唐宝塔志》记载,公元1802年(清嘉庆7年),拉卜楞寺建造那座著名的贡唐宝塔时,这3位尼泊尔金匠又铸造了阿弥陀佛等许多鎏金佛塑像,没有再收分文报酬。而且,尼泊尔王国还专为这座宝塔的开光,赠送了一对稀世珍宝制作的门环作为礼品,成为中尼友好的象征。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尼泊尔工匠的后裔

三位尼泊尔工匠定居中国后,在拉卜楞寺的活动及后世的情况如何,多年来也是一个谜。有关专家、学者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后,发现了一个叫“瓦吾仓”的尼泊尔人部落,正是当年三位尼泊尔工匠的后裔。瓦吾仓”的“瓦吾”是“尼泊尔”的意思,“仓”是“家族”之意。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据文化史学者陈世明等专家介绍,三位尼泊尔工匠居住过并繁衍了几代人的村子,叫乎尔卡加村,现由当地藏民、尼泊尔后裔及少量汉族人组成。尼泊尔工匠的后裔已繁衍到第六代,现有15户91人,其中大贡保杰家族69人,另两个家族共22人。“瓦吾仓”人的生产活动,以牧为主,以农为副,祖先的建筑和金匠工艺技术没能传承下来。瓦吾仓”人世代只与藏族通婚,没有与当地汉、回族通婚的个例,较稳定地保留了尼泊尔人和藏族人的混合血统。“瓦吾仓”的风俗大体与藏族相同,只是在祭祖时单独进行。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甘南拉卜楞寺 摄影:卢清国

拉卜楞寺、大金瓦寺,放射出的光芒如同海市蜃楼般,象一个飘渺神秘的世界的召唤,而我只是一个过客,匆匆一瞥,竟把源自天堂的幻想,放在了拉卜楞。大夏河的波涛正向我们发出召唤,夏河、拉卜楞寺、大金瓦寺、远远成为模糊的记忆,像转经筒般转动着,转动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