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群体其中一部分,所以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单独生存,因此,在生活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与大众发生关系。而对于学佛之人,他们与大众们相处的方式与一般人不同,不仅要遵守诸多戒律,待人接物,为人处事都要靠智慧。
当年世尊定有六条规则,告诫学佛之人,无论在家还是出家,无论从事哪一行那一业,都要依教奉行,和睦共处相敬佛法,因此,佛家称之为“六和敬”。
一、见和同解
其中「见和同解」的“见”是指一个人的思想见解,是建立共识的意思,而和睦的基础就是建立在思想见解的理理念之上,这也是和平相处的根本。
那怎样才能达成相同的思想见解呢,它的标准在哪里呢?
佛家认为,在今天末法众生之中,经常出现如同《地藏经》上所讲的「刚强难化」的现象。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人人都自以为是,才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矛盾冲突。所以一定要建立共识,化解矛盾冲突,消灭斗争。
佛说的真理是,每个人把自己的成见都放下,把自己的想法、看法都放下,就容易建立共识。但由于一般凡夫业障习气深重,不能回头依自性等觉,所以很难做到。
大乘佛法里说,能回头的凡人就如同初住菩萨,从迷回归到觉悟,因此能超凡入圣。所以凡人要皈依三宝,从一切污染当中回过头来,依靠清净心恢复我们自性的万德万能。从自性法宝里建立共识、建立见和同解。
二、戒和同修
达成共识后,就要用持戒的方法达到和睦共处的目的。「戒和同修」中的“戒”字,与菩萨六度里持戒意思相同,它是广义的,而不是狭义的。
所以,很多学佛之人一看到“持戒”,往往认为是五戒、八关斋戒、十戒,乃至在家菩萨受的菩萨戒,其实这种戒的范围还是很狭小。
六和敬与菩萨六度里讲的持戒,是要遵守佛在一切经论里教诲,而不仅仅只是遵守戒条。
不但要掌握到纲领,还要懂得遵守日常生活当中微小的细节,比如,地方上的法律、法规,乃至风俗习惯、道德理念,这些诸多不成文的法统统都要遵守。所以,一切诸佛菩萨是最守法,最懂得守规矩的人。
三、身和同住
只要能守法,必然能与大众和睦相处,然后再落实到生活上。
以大的环境来说,修行人与许许多多众生同住在一个地球上,所以要时时刻刻懂得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这一代得到了享受,同时还要想到下一代,要让后人也有好的享受。
小一点的环境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再缩小的话,就比如是一个社团,里面有社团的领导、以及各个部门领导的干部。作为社团的一分子,他们制订出的法规、章程,规矩统统要懂得遵守。
家庭是最小的社团,一家人都能够听佛的教诲,接受佛的教训,依照经典里去过生活,一家人就能和和睦睦。这就叫「身同住」。
四、口和无诤
佛说,一切众生之所以有一些误会、结怨,十之八九都是言语造成的,所谓是多言必失。但学佛之人不管他人是赞叹自己还是毁谤侮辱自己,都不用欢喜,也必生气,因为佛法说,「我」是假的、名是假的、相也是假的。
所以,被别人辱骂的时候,就当作他是在骂别人,自己因此也就不会生气了。古人讲「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所以,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当遇到别人再骂你的时候,心中就念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能够欢喜接受,如如不动,就能消掉业障;若是全盘接受过来,自己在那里生气,那就是在造业障。因此,消业障,造业障,就在一念之间。
对于一切冤亲债主,每天能将修积的功德回向给他们,报他们的大恩,因为这些冤亲债主们,天天给我们消无始劫累积到今天的业障。
而每天赞叹你、奉承人你的人,永远消不了业障,因为赞叹多了会贡高我慢,从而生出业障。这就是口和无诤的道理。
五、意和同悦
一个人真正修学相应如法后,必定充满法喜,生活快乐,这就是所谓真正的「离苦得乐」。
但此处的“得乐”,并不是指得功名、得富贵的意思。而是真正懂得宇宙人生的真相后,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能与理相应,与事实真相相应,因此而快乐的意思。而依照《无量寿经》的方法、理论、境界来修学是最快乐的。
如果一个人学佛学得很辛苦,一点快乐都没有,那就是还没有入门,念佛不相应,导致虽然天天读经,但没有弄清楚、搞明白经里面所讲的道理,因此不能在自己生活上运用这些道理用,从而所学非所用,所以就离不开苦。
如果所学习的道理能够统统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能与经典的理论、方法、境界相应,岂有不快乐的道理。
六、利和同均
“利和同均”中的“利”指的是个人的福报。利和同均就等于是有福共享的意思,佛家认为,我有福报与一切大众共享,但我不参与享受他人之福报。所以,一个人只有付出,不去所求,心才能清净与佛法才相应。
如果我有福报给别人共享,他人有福我也参与享受,这就变成有报有偿,有往有来,跟做生意买没有区别,这是没有觉悟的表现。
真正觉悟,真正能做到只奉献不求取的人,福报会越来越大,因为自性里本来具有的德能现前,障碍得以清除,没有了要分享别人福报的念头,因此,也等于没有了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最大的福报。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