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结缘网

六祖惠能禅语 从“寻思去”到顿悟成佛

发布时间:2019-09-25 09:06:05作者:心经结缘网

六祖惠能禅语 从“寻思去”到顿悟成佛

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教授董群(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六祖惠能大师的禅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佛教文化的历史进程,1300年后的今天,惠能大师的精神财富依然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产生着重大而广泛的影响。2013年9月4日,2013年六祖惠能圆寂13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东南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教授董群在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论惠能 寻思去 的意义》的学术报告,以下是董群文章摘录。

在石头希迁的传记中,六祖惠能对希迁说 寻思 去,这当然是一语双关的禅语,除了 寻找青原行思去 ,更有禅悟方法的含义,历史上也常为禅师们拈提,当代学者也有所关注,特别是当代高僧巨赞法师对于 寻思去 有着重要的研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启发和基础。笔者认为,不能完全否认 寻思去 的表层含义,否则也没有了禅师有些语言的某些 悬记 色彩的神秘,同时,更应当看到, 寻思去 的主要意义在于修行方法的含义,体现了惠能对于参禅方法的观点,也是惠能教学方法中启发教学之目的所在。

寻思去 之 去寻行思 的表层义

寻思去 一语不见于诸本《坛经》,也不见于《宋高僧传》中的希迁传,而见于其他一些希迁的传记资料,《祖堂集》的记载比较简单, 六祖迁化时,师问:百年后某甲依什么人?六祖曰:寻思去。六祖迁化后,便去清凉山靖居行思和尚处。 在此,希迁对于 寻思去 似乎没有歧义,就是寻找青原行思禅师。行思曾在惠能门下,在一些版本的《坛经》有行思参礼惠能的记录,在惠能门下得法后,回青原山。希迁的年龄较小,参惠能时已是惠能的晚年,沙弥希迁需要明白,在惠能圆寂之后,他自己到哪里去拜师,所以请教了惠能,惠能直接说 寻思去 。于是,在惠能迁化之后,希迁就直接去寻访行思,似乎没有其他的歧义。但是,《景德传灯录》的记载说明,希迁对于 寻思去 本来有着另外一种理解:

六祖惠能禅语 从“寻思去”到顿悟成佛

六祖将示灭,有沙弥希迁问曰:和尚百年后,希迁未审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及祖顺世,迁每于静处端坐,寂若忘生。第一坐问曰:汝师已逝,空坐奚为?迁曰:我禀遗诫,故寻思尔。第一坐曰:汝有师兄行思和尚,今住吉州,汝因缘在彼,师言甚直,汝自迷耳。迁闻语,便礼辞祖龛,直诣静居。

这段资料显示,希迁本来理解的 寻思去 是要对禅加以 寻思 的,这种寻思体现为对于禅的一种参究,而他理解的参究,就是坐禅,所以,他以这种理解而进行静处坐禅的修行,他理解的 寻思 也是惠能所说寻思的一种含义,但希迁却把这种修证的形式理解为这样的坐禅,却是和惠能的思想不符合的,从《坛经》的观点看,惠能一直是反对这样的坐禅。也许首座和尚看出希迁的这处坐禅方法不是惠能所指示的,所以告诉他,你的老师告诉你去寻找行思,讲得已经很直白了,是你自己心中有迷,想到另外的意义上去了。于是,希迁就直接去寻找行思。这种资料记载的不同,也许在显示 寻思去 的多重含义。惠能的这一暗示,在禅宗史上成为一个重要的事件,《宗统编年》概括惠能在即将圆寂之年的这一事件为 度沙弥希迁 ,简单地记载为: 问曰:和尚百年后,当依附何人?祖曰:寻思去。 《祖庭事苑》卷七专门列有 寻思 一条记载此事。《禅苑蒙求瑶林》也有 沙弥寻思 条,具体内容全同于《景德传灯录》的记载。

顺着寻找行思的理解,禅籍资料继续记载希迁寻找到行思之后的情形,《景德录》记载说: 师问曰:子何方而来?迁曰:曹溪。师曰:将得什么来?曰:未到曹溪亦不失。师曰:恁么用去曹溪作什么?曰:若不到曹溪,争知不失?迁又问曰:曹溪大师还识和尚否?师曰:汝今识吾否?曰:识又争能识得?师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这种问答,是禅籍记载师生初次相见时的常见情形,从希迁的这个回答,可以看出,显然是经过了 寻思 以后的结果,也就是说,希迁在 寻思去 即寻找行思的过程过,也经过了深入的 寻思 即参究思考,才达到了这种令行思满意的回答的程度。这里的 不失 ,是禅门常指的自家宝藏。后来希迁另外择地弘法,在石头上结庵,同时其机锋灵活,不易把握,丛林中而有 石头路滑 的评价。后来憨山德清曾撰《石头希迁禅师赞》: 獦獠佛性,原自有因。一寻思去,即得其真。踞坐石头,其路甚滑。纵能行者,也吃一蹋。 一寻思去,即得其真。 特别强调了 寻思去 的意义,显然这里已不是单一的含义。

惠能的教学中对于学人之寻思的启发及所揭示的寻思原则

惠能用自身的无师智悟得了最上乘佛法,并且用 寻思 的方法启发他的弟子,这是惠能教学的一个基本思路,其实也可以说是整个禅门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这种启发式教学,在诸本《坛经》中有较多的体现。

惠能在大梵寺的开示,听者众多,人们受启发而寻思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这次弘法中,提出了许多问题让人们思考参究,他自己对此的回答也和传统的佛法观念大为,不同这些都是极具启发性的。他提出 定慧等 的理念,那么, 定惠犹如何等? 他提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法门宗旨,他要进一步问: 何名无相? 相关的当然还有对于无念、无住的追问,比如无念, 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 何名无念? 对于坐禅,北宗的传统的看法,但惠能有自身的新看法,他要问,这种看法是什么? 此法门中,何名坐禅? 何名禅定? 关于皈依,惠能主张皈依自性三身佛,他又问什么是三身佛的含义,比如说, 何名清净法身佛? 《坛经》的思想核心之一,是对于般若的解释,惠能要问一个关键的问题, 何名般若? 关于开悟的问题,惠能强调自悟,如果不能自悟,可以求大善知识开示,惠能要问, 何名大善知识?

对于此类问题,在大梵寺的弘法中,惠能都自己作了回答,但在惠能之问和惠能之答之间,可能会有一个停顿的时间,这种停顿,后来禅门中称为 良久 ,这从教学的手法上讲,就是提供学人思考的时间。如果他们思考的结论和惠能随后回答的观点有差异,那么惠能的观点,更可以促进学人的寻思。

在诸多的可以机缘问答中,惠能根据学人的提问,有针对性地启发学人的思考,让学人去 寻思 。

韦刺史问西方净土的问题,惠能提示此处即西方,只要心净,见西方在刹那。这一观念,自然和净土宗有所不同,使韦剌史有所震动,所以惠能追问道:这样的西方, 使君愿见否? 对于来自北宗神秀门下的志诚,惠能提出对于专志诚来说应当是震撼性的观点, 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上人。 这足以让志诚长久地去 寻思 。法达禅师,问惠能之前,对《法华经》已有所参究,但惠能知道他并未了达《法华》经强调的 一佛乘 之意,所以要问他: 经中何处是一佛乘? 惠能开示一佛乘法之后,进一步提出,要转《法华》而不是被《法华》转。这是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的对于经教的观点。神会问惠能: 和尚坐禅,见亦不见? 惠能不是直接回答,而是打神会三下,并反问: 吾打汝,痛不痛? 并依神会的回答层层接引。

对于禅的修证,需要惠能所讲的 寻思 的工夫,那么,如何才是符合惠能禅学的 寻思 呢?以寻思即为参禅的方法来理解,惠能揭示的寻思方法,即是其禅学体系中的悟修方法,其基本原则在于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明心见性的理论基础,在于人人具有的自性清净心,在此心中本来具有、先天具足的佛性,以及无师智和自然智,以此清净自性、佛性和智慧为基础,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并强化众生的自信,并在修行中处理人际的关系时,能基于此而对他人具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慈悲。参究的方向,就在于自心之性,此所谓 明心 、 见性 ,这是一种向内的用功,追求内心深处从迷到悟的改变。

众生和佛的差别,则在于迷悟之间,佛是觉悟了的众生,众生是不悟的佛。众生之所以会迷而不悟,则在于长期以来积聚在心中的虚妄之念。从迷到悟,不是像常人所认识的那样坐禅,而是要定慧结合,这就是 定慧等 ,慧的部分,依巨赞的分析,相当于寻思,而定的部分,惠能给予全新的解释, 外于一切境界上念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 外离相曰禅,内不乱曰定。 这种禅定或修行,惠能又概括为无念、无相、无住,这种修行,可以概括为 无修之修 ,这构成南宗禅的修行传统。

由寻思而达到的开悟,则是在刹那之间,从众生到佛的转变,也就是在这刹那之间,惠能称之为顿悟,禅宗称之为顿悟成佛。

禅宗史上对寻思的不同理解

禅宗史上,对于惠能的寻思,有两种理解的方向,一种是将 寻思去 理解为一种参究方式,而加以继承,另一种是对将寻思理解为知解的批评。

作为一种揭示参禅方法的教学案例的继承,长沙景岑禅师曾经再次加以运用,据《汾阳语录》载: 三圣令秀上座问长沙: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沙云:石头作沙弥时,参见六祖。秀云:不问石头参见六祖,南泉迁化,向什么处去?沙云:教伊寻思去。 三圣慧然禅师让其门下的上座秀禅师去问长沙景岑禅师:南泉普愿禅师(长沙禅师之师)圆寂之后,到哪里去了?长沙禅师不是直接回答,而是举了石头见惠能,惠能指示 寻思去 的公案。秀上座虽然知道此公案,但是不了解长沙禅师此一回答的深意,所以再问了一遍,长沙只得直说:我是教你 寻思去 。这种生从何来,死往何处的问题,需要自己去体究,所以长沙叫他自己去 寻思 参究。

明代的湛然圆澄禅师也曾经强调 寻思去 对于禅悟的意义,他说: 大众,会么?如或未会,但看石头问六祖,教你只好寻思去。 会 代表了悟,如果还没有了悟,那么就要去参石头问六祖公案,自己去 寻思 。佛眼清远禅师听到长沙这种回答之后,呵呵大笑。

但是,禅宗史上,一些人对于寻思的理解,却是在知解意义上的,巨赞法师说,寻思是依知解,但确实有人通过知解来寻思。知解即是通过由文字、知识、学问、言句或嘴上的辩才等体现的对于佛教的见解,不是由亲证而得,不是落实在修行上。依知解而理解佛教的人,称为知解宗徒,在有的本子的《坛经》中,神会就被称为 知解宗徒 ,南宗禅师认为,依照知解而寻思,是不能达到解脱之境的。所以,历史上就经常有对于这一意义上的 寻思 的批评。寿宁善资禅师说: 若论此事,如鸦啄铁牛,无下口处,无用心处,更向言中问觅,句下寻思,纵饶卜度将来,翻成戏论边事。 此事 即是解脱之事,人们都知道此事须要 寻思 ,但寻思的手段若是通过文字、言句,那么这种参究,只会得到一些于解脱毫无意义的戏论,语言文字的游戏之论。圆悟克勤禅师说: 当阳见定无毫发,拟议寻思隔万山。 如果通过知解的方式去寻思,那么就会离禅的本性相隔万重山,强调禅修的单刀直入。同样的观点,他又说: 若向句下寻思,卒摸索不着。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心经全文

  • 心经唱诵

  • 心经讲解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