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桃园村,建于金代。金章宗多次游幸此寺,并留有诗文。明代经太监王振重修。遗址内仅存的僧塔,塔为砖石结构,造型十分奇特,塔身呈腰鼓状,三层密檐,全区这种造型的塔仅此一处,全国也仅有少数与之相似的塔,是研究异型古塔的重要实物。门头沟区政府1981年公布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仰山大栖隐禅寺 妙峰山乡樱桃沟村东北1公里。金朝佛学大师万松行秀(万松老人)曾居于此。存三座古塔。门头沟区文物保护单位
仰山栖隐寺位于京西妙峰山,始建于五代时期,盛于辽金。大定二十年,金世宗“命元冥觊公开山,赐田设会度僧万人”。仰山栖隐寺,是当时编印《契丹藏》的重要场所。金代大定二年(1162),金世宗赐额“仰山大栖隐禅寺”,金章宗赐建造佛殿,塑佛像,明代时,宣宗、英宗皇帝两次重修栖隐寺,清代时又有重修。抗日战争时期栖隐寺毁于日军炮火,残寺毁于文革之中。现存围墙、山门、西小门,有明代《仰山栖隐寺重修碑》一块。塔院内现存六角密檐二级僧塔、灵泉果公和尚塔等十余座僧人墓塔。在这之后,金主章宗亦曾驾临仰山,游栖隐寺,并留下诗题,当时这里有五峰八亭之盛景。后来寺毁,元代重修,赵孟兆页书寺僧满禅师道行碑。年久寺废,明代重修。据说,清代、民国年间也曾对栖隐寺重修,但屡修屡毁,仰山栖隐禅寺金碧辉煌,高僧倍出,清代成为皇家宠幸之地,金章宗完颜景赐诗科碑曰,“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褐惊清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金元时期寺外僧塔,多达80余座,为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塔林,寺院经历千载数遭难,残垣断壁中,石刻、碑碣、古塔、药碾、辽砖无不印证,仰山往日的辉煌。今已重建,
仰山栖隐禅寺位于樱桃沟村东北部山坡上的一片台地上,西北以高山为屏障,东南可凌空俯瞰山川,一览无余。
樱桃沟村曾被称为“寺底下”,就是因这里有座著名的皇家寺院——仰山栖隐禅寺。辽金时期,这里金壁辉煌,高僧辈出,成为皇家宠幸之地,正如金章宗完颜赐石碑日:“金色界中兜率景,碧莲花里梵王宫,鹤惊清露三更月,虎啸疏林万壑风。”金元时期,寺外僧塔多达800余座,为当时北京地区最大的塔林。寺院经历劫难,这里的残垣、碑碣、古塔和辽砖无不印证仰山昔日的辉煌。
唐代末年,中国佛教禅宗的一脉——沩仰宗,北传幽州,沩仰宗的弟子在西山创建仰山院。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寺院《铸铜碑》称寺名为“幽州幽都县仰山院”。辽代,仰山院经扩建,改名仰山栖隐禅寺。当时仰山寺已拥有广阔的山地种植玫瑰花,并提炼玫瑰油贡纳朝廷。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赐寺额为“仰山大栖隐禅寺”。二十年(1180)世宗敕命重建,并“赐田设会,度僧万人,”使之成为金国皇家寺院。金章宗时,又赐钱造佛殿、佛像和藏经阁。
遗憾的是,当我们来到这里发现仰山栖隐禅寺内建筑已毁,房基可辨,瓦砾遍地。垣墙现存尚好,砖石砌筑,高约3米,南存山门洞,西有小门,东北部已毁。
昔日规模宏大的寺庙,随着时光流逝,古刹已是僧去寺空,在深山之中默默地承受着自然和人为的磨砺,可谓历经沧桑。现在,遗址内仅存僧塔耸立在一片沧桑的废墟上,默默地守护着昔日香烟袅袅的神圣土地。
1981年,门头沟区政府公布仰山栖隐禅寺遗址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走出寺庙,我们随处可见樱桃树,这不足为奇,樱桃沟村是远近闻名的樱桃种植基地,品种多达十几种。樱桃沟村建有不同风格的亭台9座,小溪缓缓流淌,甬道蜿蜒曲折,十几座小木桥点缀其间,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农家客栈沿街而设,每逢春花绽放,你会恍惚又回到了“桃花源”……
西山考察元代尊胜塔遗址,误入歧途,钻进海淀区大工村西深山里的一片松柏林中。一块巨石前,用手扒开石根埋土,用指甲、草棍剔除笔画里的泥土和苔藓,仔细辨别着每一个字。取出书包里时时携带的白粉,涂抹在石面上,字迹立刻清楚了。从左至右纵书,分三部分,共九行。阴刻楷书。字体大小不一,大的12厘米,小的6厘米。全文如下:
军一千名,千户、百户。 石匠百十名,提领田瑛、高贵,百户张资胤。口子。 大德十一年八月十八日,石门。
共38字,其中第25个字不认识。
大德为元代成宗铁穆耳年号。大德十一年即1307年。成宗大德十一年正月病逝,武宗海山继位,1308年为至大元年。1307至今701年武宗继位,封其弟为太子,约定兄终弟及。武宗在位四年,在他继位之初,就出巨资给仰山栖隐寺建寺。从石刻得知,武宗不但出了一大笔钱,而且命令军队上千人参加修建栖隐寺。《日下旧闻考》有《赵孟烦仰山栖隐寺满禅师道行碑》记略,现在尊胜塔和栖隐寺遗址上的石材,都是呈绿色的沙岩,与刻字所在地岩石材质相同。证明栖隐寺、尊胜塔建筑所用石料,出自此地(大工)。
【仰山栖隐寺】禅林是宜春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之一,也是宜春有待开发的重要旅游资源之一。其中,作为禅林五家七宗第一家的沩仰宗祖庭——仰山栖隐寺,及其开山祖师慧寂禅师的思想和遗迹,在整个宜春禅林中,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是人们瞻仰胜迹和休闲游憩的美妙去处。古往今来,凡来宜春的文人墨客,没有不到仰山打马一游的。
仰山栖隐寺位于江西宜春城南20多公里的明月山集云峰下(现为袁州区洪江乡古庙殿上村,所谓仰山即指集云峰),由慧寂禅师亲手创建于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兴起于宣宗元年,由当时的宰相裴休和江西观察使韦宙大力支持营建;原寺额“栖隐寺”三字为唐宣宗亲笔题赐。栖隐寺背靠的集云峰(即仰山)是江西宜春市风景名胜区明月山的群峰之一。山麓一片开阔的坡地,小溪沿坡地两侧淙淙而下,最后在坡地前的一个峡口汇流,再穿过山峡奔流而出。坡地前沿,原本建有山门,山门内原有照地势依次飞升的五进大殿,层层高耸,富丽堂皇,如琼楼玉宇,似西天梵宫。历史上,集云峰一向是宜春县乃至全袁州府的风水形胜之地,也正是僧俗追求清净隐居修禅的极好处所。
宋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年间,栖隐寺奉敕改名为“太平兴国寺”。太平兴国寺已不再是单一的沩仰宗道场,而改成了所谓“十方选贤住持院”,也就是不管属于哪种派系,只要是有名的高僧大德,就可以被请来住持该寺院。因此,在宋代,临济宗的楚圆禅师、曹洞宗的仰山禅师、云门宗的佛印禅师、黄龙宗的行伟禅师……等等著名高僧,都曾住持过太平兴国寺。宋代著名文人黄庭坚、范成大、辛弃疾、朱熹等等,也都慕名造访过该寺。宋代的太平兴国寺不仅本身兴旺发达,而且带动整个仰山兴起了大批的“卫星”寺庙。其中的木盆寺等,都达到了海内外闻名的程度。
由于宋代仰山人口大增,居民垦山开田,逃避苛政;当年的著名文学家范成大在其《骖鸾录》中记载:“岭坂上皆禾田,层层而上及顶,名梯田”。 “梯田”一词,就是起源于此。
元朝,太平兴国寺由著名的希陵禅师住持。希陵禅师曾应元世祖忽必烈之召进宫讲经,因此,朝廷屡次给他加赐佛号。忽必烈赐给他“佛鉴”之号;元成宗又赐给他“大圆”之号。大德七年冬(公元1304年初),该寺一度毁于火灾。但在希陵禅师的艰苦努力之下,新的寺宇于8年后又在原址矗立起来,而且新的寺宇“广员倍于旧而加美焉”,江西行省将寺宇绘图上报朝廷,元仁宗亲题“大仰山太平兴国寺”匾额一块,又给老禅师加赐“慧照”之号,并且命大臣程钜夫撰写《大仰山重建太平兴国寺记》,由大书法家赵孟頫书丹,勒石立碑于寺前。
明清时代仰山不仅禅林遍布,而且俗世人口继续增加,居民大规模开发山林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梯田越开越多。尤其是明朝覆灭之际,大批不愿被清朝奴役的明朝官员躲进了这天高皇帝远的深山里隐居,有的甚至干脆剃度出家,溜进僧人队伍,逃避清朝的迫害;更使太平兴国寺及以其为核心的仰山一带,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晚清时代,国运衰颓,以太平兴国寺为核心的仰山寺庙群也随着衰落。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太平兴国寺在又一度毁于火灾后,最后一次重建,并改额为“兴国古寺”。改建后的寺庙建筑面积仅有500多平方米,规模不及过去二十分之一,气派更是大不如前。惟寺前两棵当年慧寂禅师亲手所植的银杏树,历经千年风雨而愈见其苍郁挺拔。上世纪50年代,兴国古寺的最后几名僧人被驱逐还俗,寺中设施全被焚毁;60年代,寺庙建筑连慧寂大师的灵塔均被彻底拆毁。只剩得寺前两棵千年银杏和周围山中一些普通僧人的墓塔群,可供凭吊。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