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县弥侖寺,位于德江县长丰乡甘溪村,始建于明末清初,为当地冯氏族人创建。解放初期,德江县人民政府将弥侖寺改名为梅林寺,一九五七年后,由于极左路线对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破坏,当时的德江县人民政府将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庙的上下殿全部拆除作为修建甘溪粮库和学校的建筑材料,寺内原有的数百蹲佛像被焚烧怠尽。因历史上这里曾是安化黄号起义军的重要根据地,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并作为省级文物加以保护。
由于解放前夕民国最后一任德江县长戴郎星把德江县的档案几乎全部烧毁,致使弥侖寺在民国以前的历史资料毁坏怠尽,目前只能从古寺遗址中唯一没有被毁坏的一座建于光绪三十年的陈姓和尚的碑文中了解一些关于古寺修建与兴衰的只言片语。
根据碑文的记载,历史上的弥侖古寺曾是一座三门三殿的大型古庙,整座寺院建筑面积约二千多平方米,用于生产的土地百余亩,僧道尼姑住房齐全,三门三殿中立有百蹲大小佛神,四合天井院中还有一口小水井可供数百人饮用。寺内寺外环境优美,古树参天,桃李遍地。
古寺的正对面,一扇巨大的天门敞开,门洞中雾谒蒙蒙,壁崖下的山体形似贵妃拜佛,轮廓时现时隐。天门两侧如门枋般的五指山,状似如来佛的五根手指直插蓝天,严严实实地遮去了半边天空,象威武的门神守护着这一天门。寺庙的左面,终年可见朦胧洁白的薄雾从地平线上升起,那是被称为“焦云之溪”、呈Y形的洞庭河,隐于莽莽苍苍的翠绿之中,形如走龙,绵延不绝。
古寺的四周,奇石林立,令人目不暇接:有的连成一片,绵延数百米;有的孤峰独立,自成一景。石中有松,松中有竹,景观甚多,有的像定海神针,有的如敦实魁伟的将军,有的像慈祥的老人、超渡众生的佛、翩翩起舞的少女,天真活泼的神童,无不栩栩如生。据专家考证,这里是贵州高原上唯一的火山溶石石林,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呈环状分布,因梅林寺居中,故命名为“梅林寺火山溶石石林”。
据当地老人们回忆,鼎盛时期的弥侖古寺,香火常年未断。远近来往参观游览的人们赞说:“到此如神仙境地安然”。
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各地民众纷纷响应。威福王胡胜海率领以黄巾裹头的黄号军,以梅林寺为大本营,竖起了反清复明的大旗,提出了反对劳役和苛捐杂税的口号,并先后攻克德江、务川等县城,开始了对清庭长达十二年之久的斗争。1982年,省政府将残存的当年起义军修建的石门石卡、万人坑、胡王洞粮仓等遗址命名为“梅林寺黄号军起义遗址”,并作为省级文物加以保护。
由于历史上德江受巴蜀、荆楚文化影响较深,因此,信仰巫傩,搬演傩戏成为当地土家人民的民俗。治病、消灾、求子、保寿都要演出傩戏。明代中叶以后,具有完整教规教义的佛教的进入,深刻地改变了当地人民原始宗教信仰,而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弥侖寺,正是由这种儒释道与当地土家先民祭奉祖先的傩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独特的寺院傩的代表性寺庙。
在当地群众自发集资恢复修建的部分寺庙建筑中,可以看到由当地民间老艺人根据记忆雕刻的当年寺里供奉的大小菩萨神灵的造像,仍然带有浓重的德江傩祭面具的痕迹,木雕的儒释道三教数百十位神祗,造型各异,栩栩如生。正是这样的兼容并续,才使佛教借助傩戏这种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民俗,在民间广为流传,历久不衰。
文革期间,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弥侖古寺与整个梵净山地区的宗教寺庙一样遭遇空前的劫难,住寺僧尼被驱赶,寺庙被拆毁,塑像被焚烧。即使到目前为止,整个德江县境内仍然没有一处可供当地信教群众从事佛事活动的场所,因此,当地群众迫切要求重建这座有着数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寺,并恢复原来的弥侖寺名。
根据一九九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要坚决纠正侵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和宗教界合法权益的现象。在宗教活动场所过少的地方,要解决好正常宗教活动所必需的场所,要妥善处理历史遗留的宗教房产问题,以有利于团结广大信教群众,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以及一九八二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的文件:“合理安排宗教活动的场所,是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使宗教活动正常化的重要物质条件”,“在历史上活动胜地,在教徒聚居的地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一些寺观教堂。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和有重大文物价值的著名寺观教堂,应当根据条件,尽可能地逐步恢复”。
建造新的人文景观显然不如挖掘历史古迹更有意义。因此,恢复重建德江弥侖寺这样一座集历史、宗教、地方傩文化及独特的火山溶岩地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古庙,除了满足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需求外,对于促进德江的旅游资源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