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怀水口寺
座落于有着“中国酒都”之称的仁怀市南大门的锁口处。此处是仁怀市区通往坛厂、长岗、鲁班、五马、茅坝、九仓、后山、龙井等六镇两乡的必经路口;也是通往贵州、四川,两省,仁怀、金沙、古蔺三县的交通枢纽;更是国酒茅台畅销全球的咽喉之地。据史料记载,水口寺建于明代,因后山如宝鼎,遂取名“宝峰寺”,因“金钟扎地”而得名。乾隆年间(1730年),遵义府驻仁怀时,县府便在此寺。那时,水口寺地理幽僻,游客稀少。但秋雨平桥,春燕绕岸,确是一个吟诗作对的绝好去处。春秋佳日,寻幽探奇之士多有题咏。清道光年间唐炯《水口寺》诗云:“大好水口寺,颇据山水胜。昔我于其间,读书一年竟。草木多古颜,鱼鸟共真性。磅礴万里心,淡然入于定。朅来戎马场,霜雪渐照镜。不如石龙船,了无物与竞。”
同治十年(1871年),寺院恢复扩建,更名为“水口寺”,并沿用至今。当时的水口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殿,上殿为瑶池三间;中殿为9米大殿,殿内23尊佛像庄严宏伟;下殿为诸佛殿,殿内有华龙三会之:燃灯佛、弥陀佛、文殊、普贤、观音、地藏等诸佛菩萨神像。十方信众于千里之外慕名而来,共沐佛光,香火辉煌,鼎盛之际,其影响遍布全省及整个大西南。
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在鲁班作战。陈昌奉司令负随毛主席在此寺食宿,并在此设立指挥机关,全军将士在寺参政议事。1943年,修建遵仁公路,县长熊腾云再此设指挥部亲自指挥修路工程,见此寺景色宜人,瑞气、灵气甚重,故亲笔书“避暑胜地”。大跃进时期,千年古寺,毁于一旦,几个殿堂曾被做为备战粮仓、兽医站等使用。寺院内木结构的几个殿堂,有的已经不复存在,现存的大雄宝殿,由于年久失修,也已是风雨飘摇。
改革开放以后,当地信教群众以陈柄才、虞支富(曾任仁怀副县长)、王运辉(国学文豪)等为首,捍卫恢复古庙。1997年,仁怀宗教局批准恢复水口寺,并列为 “国家主要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经济的困难,古寺只能简单的恢复。
2009年,河南省南海禅寺举办首届居士佛学培训班,水口寺以84岁高龄的肖义莲居士为首的五人前往参加。此届佛学培训班,由莲智法师任班主任。水口寺的居士们代表当地信教群众诚心邀请莲智法师到仁怀弘扬正法,恢复水口古寺。法师感其诚心,来到仁怀市水口寺常住。他的到来受到仁怀市宗教局的热烈欢迎,并鼓励法师一定要在家乡弘扬中国宗教传统文化,振兴仁怀佛教,还要求法师一定要恢复水口寺,政府会作为后盾给予最大的支持。同时,仁怀市宗教局颁予水口寺国家正式批准的正常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莲智法师被十方信众的诚心及政府的支持所感动,当场立誓“宁舍身命”,惊叹四座。
法师接管水口寺后,尽力于规划,设计水口寺的前后左右。几天后,法师为水口寺设计出前所未有,适应现代,利于将来的一副全新的“水口寺规划平面图”,此规划图因地制宜,凡人所见,赞叹不已。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