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他整整地影响了几代人。他的门生李鸿章、左宗棠、弟弟曾国荃、儿子曾纪泽等都秉承他的教导而成为出将入相的显赫人物。
毛泽东称:“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则把曾国藩奉为终身学习的楷模,在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不仅将《曾胡治兵语录》列为必修课目,而且亲自为该书补辑《治心》一章。可以这样说,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位人物对中国现当代政坛军界要人的影响能和曾国藩相比。
曾国藩从小勤学,6岁入塾读书,8岁随父学五经,14岁应童子试,22岁考取秀才,28岁中进士。初授翰林院检讨,1846年充文渊阁直学士,次年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曾国藩少年得志,官运亨通,10年之中连升10级,官至二品。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这么厉害?这完全得益于他的家风家教——勤学、有恒、专注!正如《三字经》的卷首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又应了《三字经》的末尾所言:“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父母教导了孩子什么,孩子就学会了什么。一个人受到了什么样的言传和身教,学习到了什么样的东西,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方法正确,孩子又肯努力勤学,就算天资愚钝,积累下来,也会有一番不凡的成就!
一、家教,不可忽视!
曾国藩曾回忆:父亲的教学方法非常简单,就是要求我读一本书时,不读懂上一句话,不能读下一句话。不读完这一本书,不许摸下一本书。不完成一天的学习任务,绝不能去睡觉。
文言文曰:“国藩愚陋,自八岁,侍府君,于家塾。晨、夕,讲授。指画,耳提。不达,则再诏之。已,而三复之!或携诸途,呼诸枕。重叩,其所宿惑者,必通彻乃已。”
就是说从他八岁起,他父亲就亲自教导他。并且,从早到晚,教导个不停!他记不住,他父亲就反反复复地教!听不懂,他父亲就一遍一遍再三地讲!走在路上,他父亲也在讲。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他父亲也在讲。一定要他完全学会了,他父亲才肯罢休。
正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这样的家庭教育,所以他才能够继承到他父亲的家教家风。才有了他后来苦口婆心、耐心地教导家里的每一个人员的事迹。和他对家人们,给予的厚重希望。
希望他们都能修身律己,勤劳俭朴,谦让和气,坚持专注地勤奋读书治学。勉励他们做到有志、有识、有恒,立志去做一个对社会、对祖国、对家庭、对自身都有益处的人。
俗语云“有其父,必有其子”。有什么样的孩子,就会有什么样的父母!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彼此互相影响!所以看到孩子,就可以间接地了解到他的父母。看到他的父母,就能间接地了解到他们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修养,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方向。父母的价值观,在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左右着孩子的成长和学习的方向。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这样在无形之中就会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少,娱乐游戏等快餐式享乐,充斥在男女老少的日常生活里。使人人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脾气暴躁易怒,等等的负面影响太多太杂。平时又有很多的大人围绕着孩子转,宠溺着他,使孩子的性格复杂多变,父母难以管教到孩子。
作为父母,我们更要以身示范地教育和培养,对孩子终身有益的兴趣爱好。使其步入正轨,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情有义有趣味的快乐天使!比如陪孩子一起学习琴棋书画等,让孩子爱上学习,乐于学习。学会读书,享受读书。喜欢绘画,感受美好等。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肤浅毛糙粗俗的习气,充分地感受到人生的乐趣和美好,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二、积累,不可小视!
尽管曾国藩公务缠身、戎马倥偬,但他还是利用零碎的时间,写下了很多的家书。虽然他的家书,都是在匆忙之中写下的,甚至是在军务紧急之时而写的。但他的行文,依然从容镇定,娓娓而谈,全无矫柔造作之态。如同是和对方在面对面地话家常一般,诉说着家庭的事务,纷繁的世事。
据统计他写了30 年的家书,记录了他在清道光30 年至同治10 年,前后长达30 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从数量上看,有近1500 封左右的家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其实,实现自我不断地成长,只有一条有效的路径,那就是积累。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点一滴地积淀。所以从方法上来说,它挺简单的,人人都可以做到,也值得我们去追求。
比如,从今天起:让自己静下心来,每天专注地看一本书、或专心地画一张画、或用心地读诵一个故事、或耐心地一笔一划地书写一张毛笔字、或每天认识一个生字、或每天背诵一个单词……
选定每日目标,像课程一样地,规定一小时或两小时等不等的时间,去完成不同难易程度的目标。如果坚持耐心有恒地做下去,过上几年几十年,我们就会发现显而易见的变化,也会惊叹积累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积累的聚集的能量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大!一个人,只有在懂得积累的时候,才能逐渐的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人,只有学会了积累,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一个人,只有积累的多了,才会产生量变到质变的改变。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而不是永远无法摆脱欲望,终身做自己欲望的奴隶。积累,不是立竿见影,却是成功的前提。
有个成语叫积微成著,就是说微不足道的细微小事物,经过长期的积累,就会变得非常的显著。一片一片微不足道的雪花,经过一个冬日的积累,就变成了厚厚的白雪,覆盖在大地上和大树上,甚至还折断了无数的树枝...一片小雪花看似很轻,微不足道,但它积累后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虽然它微不足道,但是长久地积累起来,也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
汇小流,才能成江海;夯实基础,才能筑起高楼;积跬步,才能致千里。积累本身就是一种力量,这力量让你更有勇气,让你更有底气。
著名主持人杨澜曾说:“相信积累的力量!一个人的成功和挫折,可能着眼于一个偶然因素,或某一个重大决定,从而改变了人生。但人生中做的任何事,都不是徒劳的。三十岁要相信积累的力量,所以一个稳定有发展的工作、几个深交的朋友、持续运动的好习惯、甚至是几道拿手好菜……这些积累,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作用。”
三、父母慈,子则孝!
曾国藩是孝子。常言道:父母在,不远游。但宦海遨游的曾国藩,却凭一纸家书,让祖父、祖母、生身父母、心宁意定!虽然高堂念子,不胜牵挂。但,他也不会让他们为自己担惊害怕。因而曾国藩不仅对朝廷尽了忠,也对父母尽了孝!古人所谓忠孝不能两全,而曾氏则两而全之,实乃人中豪杰。
《严氏家训》曰: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也!就是讲的父母亲,做事严格要求、厉害有威信,又能在生活上慈爱地教导子女。那么子女便会尊敬、畏惧、谨慎,不敢放肆胡为,不敢做出违反礼法制度和道德规范,等等法律和社会所不允许去做的事情。从而,使子女生出孝敬父母的心意和孝敬父母的行为!
《颜氏家训》又言: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用现在的话说:我看这世上,父母不知教育子女,而只是一味地溺爱子女不加管教的,往往不能使孩子知书达礼和孝悌友爱!他们对子女的吃喝玩乐,任意放纵。本应告诫子女的,反而奖励。本应呵责的,反而面露笑容。等到子女懂事,还以为按道理,本当如此。当子女骄横傲慢的习气已经养成了,才去制止它,把子女鞭抽棍打死,也树立不起威信,对子女火气一天天增加,招致子女的怨恨。等到子女长大成人,终究是道德败坏之人。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便是这个道理。俗话又说:"教媳妇趁新到,教儿子要赶早。"此话有理,对极了,一点也不假啊!所谓“父慈子孝”,父母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为儿女树起榜样,建起威信,自己有见识、有能力、有道德修养、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孝顺和敬畏。
台湾佛光大学的资深教授谢大宁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新时代的慈孝文化应该是一种基于相互尊重的双向关系,强调“子孝”的同时,更应倡导“父慈”。千年以来,中国传统慈孝文化在代代相传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天有道,则日月清明;人有道,自然社会安宁。只有人人能够遵循古圣先贤的教导,光复人人至善的本性,天下才能真正的大同,人类才能真正的和谐!
《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强调了父母表率作用的重要性。自古重视家风家训的家族,都是人才辈出,灿若星河。这和其先祖制定的家训引领的家风,能够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如今社会,有些家训对我们现代的家庭教育也是有帮助的。如,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唐太宗的《帝范》、诸葛亮的《诫子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朱柏庐的《治家格言》、曾国藩的《曾国藩家书》等。这些都是值得父母们借鉴、学习、参考、讨论和交流的。古今圣贤人,皆是以明确的家训,形成明朗的家风。从而精心地培育、教诲和引导,后世的子孙后代们,并希望后辈们能够薪火沿承,传承不息。
因此,从现在开始,家教要重视起来;积累要坚持下去;父慈子孝,恩威并施,才能教育出一个出色的孩子来!我们要想让孩子有能力有成就,严厉是必须的,慈爱也是必须的。两者兼具,才能让孩子有能力,学会做事;有感情,懂得做人和感恩!
版权所有:心经结缘网